近日,瑞思教育(REDU.US)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審議并批準了公司與電動汽車服務商NaaS的合并,獲得了99.85%的投票通過率。NaaS所有已發(fā)行和流通股本將換成公司新發(fā)行的股份。此外,股東大會還通過特別決議批準了與交易相關的提案,其中包括:將公司名稱從“RISE Education Cayman Ltd”更改為“NaaS Technology Inc.”,將在前述交易完成前立即生效。
此舉意味著,瑞思與NaaS的合并進程正按計劃加速推進。在最近一份的公告中,瑞思教育還揭開了其收購方——NaaS的神秘面紗,將這家曾不被人知的公司推向前臺。
神秘收購方浮出水面
經過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NaaS借殼上市的端倪最早可以追溯至今年2月8日。彼時,瑞思教育發(fā)布公告稱,將與一家名為Dada Auto Inc.(簡稱“NaaS”)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市場運營及技術服務商達成合并協(xié)議。如果合并成功,瑞思教育將正式切換到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領域。
此消息一出,便獲得媒體和行業(yè)積極關注。如果按照預期,雙方的交易將于今年年中完成交割,那么NaaS將成為首個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充電服務企業(yè)。這不僅引得坊間心生疑竇,NaaS究竟有什么來頭?
通過瑞思公告發(fā)現(xiàn),NaaS是一家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市場運營及技術服務商,服務于中國最廣泛的公共快速充電網絡,并為充電運營商提供軟件、硬件及綜合技術服務。再綜合一些自媒體抽絲剝繭的信息,紛紛猜測NaaS跟國內能源物聯(lián)網及新零售公司能鏈有關。
而此次瑞思教育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向外界正式揭曉了謎底。公告顯示,2019年,NaaS通過車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北京車主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快電動力(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電動車充電服務。說明白一點,NaaS就是能鏈的新能源業(yè)務板塊。
站在新能源風口 交易額3年增長近7倍
近兩年,能鏈屢次刷新國內能源數字化賽道融資紀錄,僅在2021年,能鏈累計融資就超過40億元人民幣,旗下業(yè)務包括團油、快電、能鏈云、能程科技等業(yè)務,覆蓋油、電、氫、氣等多元能源品類,為能源產業(yè)上中下游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能鏈的新能源布局中,NaaS采用了輕資產的商業(yè)模式,主要提供包括線上線下的運營運維服務,提高充電樁利用率,并為運營商提供零售等增值服務,來提高運營商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得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市場的快速發(fā)展,NaaS實現(xiàn)較快成長。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NaaS已接入800多家充電站運營商,覆蓋29萬根充電樁,其中超過70%為直流快充,服務用戶約190萬。通過NaaS成交的充電服務訂單總數從2019年的700萬,增長至2021年的5500萬。NaaS的總交易額從2019年約1.53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約11.9億元。
如今,全球新能源產業(yè)都站在了風口之上,這讓資本市場對新能源企業(yè)尤其青睞,也助推了相關公司股價水漲船高。聚焦到充電領域,與NaaS業(yè)務模式高度相似的ChargePoint(CHPT.US)及EVgo (CLII.US),兩家企業(yè)股價近一個月來漲幅分別高達82%、90%。
作為充電服務領域為數不多的標的,NaaS在全球普遍看好新能源的大背景下,其上市后的表現(xiàn)令人期待。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