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交所受理科創(chuàng)板擬上市申請,柔宇科技也即將迎來它的高光時刻。這家在深圳龍崗埋頭苦干八年的科技公司,從未受到如此多的光環(huán)與質疑。
一面是打破海外廠商壟斷、為中國顯示產業(yè)實現歷史性突破的技術成功,一面則是媒體對于其盈利能力、產品落地可能性的批評,聚光燈下的柔宇等待著被解剖和重估。
如何真正理解柔宇這家公司?拆解招股書是最直接的辦法。在質疑之外,仍有一些財務亮點值得被看到,這其中或許暗含了柔宇真正的價值。
#營收遠未觸及天花板
眾所周知,柔性電子產品還遠未到大眾普及的那一步,柔宇的角色更像是一個拓荒者。但在開荒時期,柔宇已經用極快的營收增速證明了它的成長潛力。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柔宇營收分別為6473萬元、1.09億元和2.27億元,近兩年同比增速分別達到68.47%和108.15%。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柔宇仍然實現了1.16億元營收,據此推算,柔宇在2020年或許還有微幅的營收上漲。
營收飛速增長的原因,與柔宇越來越多的產品落地有關,包括不斷迭代上市的柔派手機、折疊頭戴式 3D 移動影院系列產品 Royole Moon、柔記筆記本等。面向B端客戶,柔宇與空客、格力、瀘州老窖等頭部廠商的合作仍在持續(xù)推進。
2021年,隨著5G+AIoT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廠商押寶折疊屏,柔性電子技術也將得到市場的更多關注。作為柔性電子頭部企業(yè),柔宇的技術方案有望得到更多企業(yè)的認可,實現規(guī)�;瘧谩�
與此同時,柔宇也在招股書中提到,正在探索不同形態(tài)的柔型電子產品。不難猜測,當柔宇產品線逐漸豐富和完善,柔宇的營收來源也將趨向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柔性電子技術仍然在拓展市場的初級階段,未來仍有不小增長空間。研究機構預測,至2025年柔性電子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000億元美元,作為柔性電子頭部企業(yè),柔宇的營收規(guī)模還遠遠未觸及天花板。
#重研發(fā)、輕營銷
柔宇是一家極為看重研發(fā)的公司。即便是在"全球最薄"顯示屏發(fā)布之后,柔宇創(chuàng)始人劉自鴻和他的員工們也都鮮少出面發(fā)聲,而是潛心于技術的攻堅與迭代。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柔宇研發(fā)費用分別為1.60億元、4.88億元和5.86億元,分別是同期營收的2.5倍、4.5倍和2.6倍。如此看來,其研發(fā)費用數倍于同期的營收,正是造成連續(xù)三年虧損的主要原因。
另外,全柔性顯示屏作為早期的行業(yè)和新材料的應用場景, 前期的研發(fā)投入/研發(fā)時間是會長于目前成熟的LCD研發(fā)時長的, 柔宇科技從18年6月點亮到今年,已經發(fā)布了3代新的屏幕,都是一條產線,所以研發(fā)耗用的時間也長,平均的設備折舊分攤也比較高。
跟很多重營銷、輕研發(fā)的科技公司相比,柔宇似乎選擇了一條截然相反的路。
招股書給出了直觀的答案。2017年-2019年,柔宇銷售費用分別只有3992萬元、1.08億元和1.72億元,不足同期研發(fā)費用的三分之一。這也足以見得,相比起賣力吆喝打廣告,柔宇更看重的還是實干,靠產品和技術吸引消費者。
研發(fā)人員占比是可見一家公司在技術上投入的決心。招股書顯示,柔宇1500多人的員工中,有三分之二是技術人員,這個比例已能夠與華為、騰訊等知名科技企業(yè)比肩。根據華為和騰訊公布的最新數據華為的研發(fā)人員占比為49%,騰訊則為66%。
對研發(fā)的重視,也是柔宇能夠成功的原因�;谧匝械某蜏胤枪柚瞥碳杉夹g,柔宇成功突破以三星為代表的LTPS技術壟斷,甚至在成本和部分核心性能參數上實現了超越,這是國家"一芯一屏"戰(zhàn)略下,屏幕領域的"0"的突破,也是中國企業(yè)在"一芯一屏"中少有的世界領先。
#盈利能力持續(xù)改善
除了凈利率之外,毛利率也是企業(yè)盈利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標,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企業(yè)做的是否是一門好生意。
我們在招股書中看到, 柔宇的綜合毛利率正在持續(xù)提升,由2018年的-7.69%一路上漲至最新的13.39%(2017年公司產線未點亮產品未量產,數據不具可比參考性)。其中,B端業(yè)務毛利潤率達到28.85%,這個數據已經超過國內幾家主流的面板廠商平均毛利率水平。
毛利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全柔性屏技術持續(xù)受到市場認可,柔宇作為領頭羊自然被客戶優(yōu)先選擇;另一方面則可證明柔宇商業(yè)模式的成功,全柔性屏的產品溢價已經開始顯現。
此外,柔宇營業(yè)成本、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同比增速遠低于同期營收增速。以營業(yè)成本為例,2018-2019的增速是93%,而同期營收增速則是108.15%,相差近15個百分點。這側面說明,柔宇存在大量的固定成本和費用,包括產線折舊攤銷(計入營業(yè)成本)、及大量的固定管理、銷售費用。
據此態(tài)勢發(fā)展,隨著柔宇業(yè)務的持續(xù)推進,這些成本、費用會隨著銷售量的快速增長而被快速攤薄,其固定成本、費用的攤薄邊際效應也將快速提升,從而迅速改善財務模型。
也就是說,只要柔宇的營收保持現有的穩(wěn)定增長,柔宇擺脫現有的盈利難題也并不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關鍵客戶正在推進與柔宇的合作,這是柔宇未來增長的基礎。比如空客,在2018年與柔宇簽署合作備忘錄之后,又陸續(xù)建設了亞洲首個創(chuàng)新中心,持續(xù)探索將柔性技術帶上飛機的可能。隨著這類大客戶訂單的不斷落地,柔宇有望以更快的速度扭轉虧損局面。
#柔宇到底缺錢嗎?
資產負債結構是一家企業(yè)財務狀況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志。招股書中,柔宇并不像外界描繪的那般危難,反而并不缺錢。
招股書顯示,柔宇最新的總資產72.08億元,總負債只有38.30億元,資產負債率只有53.13%,與京東方、唯信諾相當,超過電子信息制造領域的平均水平,并未有嚴重的債務壓身情況。隨著144億元IPO募資計劃的推進,其資產負債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國際財務準則一般用流動比率指標來判斷企業(yè)的短期償債能力,如果該比率小于200%,則證明償債能力較弱。報告期內,柔宇流動資產21.65億元,流動負債為9.84億元,流動比率為220%,超過200%的絕對安全線。此外,柔宇的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達8.48億元,幾乎可以覆蓋所有流動負債,并不存在流動資金鏈問題。
柔宇在招股書中披露,為解決公司規(guī)模發(fā)展的資金需求,公司將其所擁有的唯一土地使用權抵押、子公司柔宇顯示股權質押、部分設備抵押和部分專利質押用于向銀行申請借款,還取得了不同數額的授信額度。
"抵押唯一土地申請借款",從文字描述上來看似乎是個危險的信號,但事實上,由于資產質押借款的融資成本遠低于純信用融資,抵押借款往往是企業(yè)進行債務融資時的優(yōu)先選項。因此,柔宇抵押所有土地,實為出于長遠考慮的理性之舉。
從招股書背后的諸多細節(jié)中,不難發(fā)現出柔宇這家神秘公司的真實面貌。事實上,虧損往往是新興市場拓荒者的必經之路,隨著技術和產品逐漸走向成熟,柔宇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漸改善,關鍵財務指標也趨向健康。柔宇的價值,值得被重新審視。
如果我們仔細看看特斯拉的成長軌跡不難發(fā)現,作為全球典型"科創(chuàng)企業(yè)"的特斯拉,其在財務上同樣經歷了一段"毛利潤由負轉正并繼續(xù)逐步爬坡、營收由個位數一路增長到11位數、虧損先逐步擴大再逐步縮小直至盈利"這樣一個過程,這才是一個科創(chuàng)新物種的正常成長軌跡。從目前來看,柔宇跟特斯拉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柔宇目前的發(fā)階段非常類似于IPO之前的特斯拉,未來的柔宇能否復制"特斯拉曲線",值得關注。(來源雪球小丫醬)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