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今年巴黎奧運的吉祥物“弗里吉”,有80%由中國制造。
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將來自世界各地206個代表團的運動員聚集到一處,構成“世界村”的微觀縮影。在未來的兩周里,他們將以體育競技的形式進行比賽、競爭,決出勝負后再握手言和。
這一切與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運作模式如此相似。在亞歐大陸另一端的巴黎,通過貿易公司、跨境平臺可以便捷地將“奧運生意鏈”觸達其他國家及地區(qū),給遠在東方的商品制造廠家傳遞奧運的“生意火種”。而在競爭中獲勝的產業(yè)帶商家,將收獲來自奧運經濟的饋贈。
盡管巴黎奧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蓋2018年曾表示,“希望巴黎奧運會商店成為法國生活藝術的展示窗口”,吉祥物等周邊設計也的確讓人耳目一新,但印在商品上的“made in China”,無不在低調彰顯中國制造的神秘力量。
需要“備戰(zhàn)奧運”的不只有運動員,還有作為世界小商品盡頭的義烏。早在100多天甚至更久前,工廠的齒輪與工人的雙手就已開始極速運轉。
義烏商家,備戰(zhàn)奧運
3月,中國農歷新年剛過,想做奧運生意的海內外商家,已經紛紛趕往義烏“進貨”。
一位在義烏銷售運動手環(huán)的廠家,每年都會為不同賽事準備特色商品。從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到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再到如今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他已經懂得“這是一門講究及時性的生意”。
未獲得奧運授權的普通廠家,生產的手環(huán)只能帶有簡單的“國旗”“運動”元素,客戶大部分來自海外,剛過完年訂單就陸續(xù)涌進。3000個手環(huán)是訂單起訂的基準數,而海外客戶的訂購數量動輒十幾萬。根據義烏購平臺顯示,普通運動手環(huán)的采購價為0.5-09元不等,而在法國巴黎的街角,一枚未經授權的普通手環(huán)也能賣到1歐。
今年,來自法國的訂單量*,諸多法國城市的經銷商均有采購需求。據該廠家透露,小國旗的訂購量也很高,有客戶專門下單幾十萬面“法國小國旗”。
我們聯(lián)系到他時,時間已是7月,他略帶遺憾地告訴我們:“現在進貨已經不趕趟。”
生產工期為20-30天,海運加清關起碼一個多月,更重要的是,因為這是一門及時性生意,大部分廠家不愿囤貨,只能先接訂單,再由工人趕制,從而避免熱度消退后的庫存風險。
如此一來,到了7月,義烏市場上已無充足現貨。
相應的貨物早已被運往海外,據義烏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義烏體育用品出口總額達220億元,同比增長46.2%。其中,義烏對歐盟的體育用品出口額23億元,同比增長32.2%。
按照商品經傳統(tǒng)外貿路徑出口所需的必要時間向前推算,義烏的奧運熱度在5月到達*,這是每戶廠商為拉到海外客戶訂單做出努力的“最后窗口期”。
占地640余萬平方米的義烏商貿城,共被劃分為五大區(qū)域,其中三區(qū)為體育用品區(qū),奧運氛圍尤為濃厚。
除了前文提到的手環(huán),對于其他未獲得官方授權或訂單的廠商而言,應援棒、獎杯、甚至玩具、飾品均為不錯的熱門選擇。為了迎合巴黎奧運,一眼望去,商貿城內銷售相關產品的店鋪里,幾乎都是紅藍白的法國配色。
身處其中很難不被感染。
千禧年的夏天,劉如群和丈夫懷揣20萬積蓄來到義烏創(chuàng)業(yè),自此做了24年的飾品生意。今年3月,聽聞受奧運影響,義烏的體育用品銷量大漲,劉如群敏銳地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延伸開發(fā)相關商品。
很快,她便帶領團隊構思并設計出了多款紅藍白配色的耳環(huán)飾品,4月一經生產推出后,有幾款已經斷貨。“近期,關于奧運的耳環(huán)飾品銷量的確比的款式要高一些,差不多高20%。”劉如群說道。
至于擁有巴黎奧運官方授權的生意,則開始得更早,從外界來看也更加“隱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官方授權的具體廠商被公開披露的并不多。
一個典型案例是由新華網報道的“100萬個奧運手環(huán)義烏制造”,去年6月義烏就有廠商收到了來自奧運官方的圖稿,歷經4個月的打樣、生產、考核后成功拿下了100萬的奧運官方手環(huán)訂單。官方授權手環(huán)與普通廠商生產的奧運周邊手環(huán)相比,上面會明確標有“PARIS 2024”的標識。
跨境商家毛召飛與手下的30多名員工,前段時間剛結束了歐洲杯周邊商品的海外銷售,據他介紹:“奧運會、世界杯這類大型國際賽事授權十分嚴格,像這種印有官方元素的產品,沒有授權商家就無法銷售,仿制、侵權會直接被跨境平臺下架,或在過海關時被查處。”
而取得官方授權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流程更為復雜。
首先,與賽事官方相關的客戶會聯(lián)系國內的外貿公司,委托外貿公司尋找合適的生產廠家;隨后,再通過商品打樣、實地考察等環(huán)節(jié)核實生產能力與資質;最終,確定好合作廠商后,下達高額訂單。
世界超市養(yǎng)成記
賽事開始前,商品的訂單信息能反映出的,并非只是單純的銷售數字,在某些時刻,這些數字預示著未來。
2016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投票前,無論是民意調查還是美國主流媒體均認為希拉里優(yōu)勢明顯,但結果卻是特朗普獲得勝利。在大家都仍處于驚異時,義烏的商家卻通過“購買支持特朗普旗幟的人更多”這一細節(jié),無意中預判了結果。
在此后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等大型體育賽事中,同樣的事情接連上演,當外界對于賽事結果還毫不知情時,義烏商家卻能夠通過商品的訂單量,預測哪家隊伍是奪冠熱門、甚至冠軍。
“義烏指數”的傳說就此走紅。
義烏國際商貿城有7.5萬個經營商位,每年前往義烏采購的境外客商50余萬人次,去年全年義烏的進出口總額超5600億。當往來貿易愈發(fā)頻繁,琳瑯滿目的小商品上架與下架之間,流動的是全球各地的供需波動與經濟變化,義烏也因此被稱為“宇宙的盡頭”“世界的超市”。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義烏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1982年之前,地處東南丘陵地帶的義烏三面環(huán)山,當地經濟發(fā)展緩慢,流傳著“兩條馬路七盞燈,一個喇叭響全城”的說法。隨著1982年,義烏最早的湖清門小商品市場成立,100多個攤位沿著馬路兩旁擺開,義烏商貿的星星之火才初次被點燃。
10年后的1992年,義烏小商品市場升級至第四代,“篁園市場”正式開業(yè)后,義烏迎來了“浙江省義烏市中國小商品城”的正式命名。此時盡管大多數商家仍舊依靠代銷賺取差價,但市場攤位激增至7000多個,初步形成了規(guī)模效應。
1993年,不甘現狀的義烏人又啟動了“以商促工、貿工聯(lián)動”戰(zhàn)略,旨在提高生產力,以襪業(yè)、飾品、拉鏈等品類為主的傳統(tǒng)產業(yè)迅速崛起,義烏逐步完成從銷售市場轉變?yōu)樯a中心。
20年后的2002年,第五代義烏商品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開業(yè),國際化業(yè)務提上日程。這一年,已經在義烏生活兩年的劉如群,在嶄新的國際商貿城里獲得了兩間店鋪,也開啟了自己的外貿生意。
又過了4年,義烏國際貿易總額首次超過國內貿易額,成為了“世界超市”的開端,標志著義烏從內貿到外貿的成功轉型。
“名片”一經打出,廠商在義烏做生意成功的幾率自然更大。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進貨商在義烏定居、扎根,像世界杯、奧運會這類國際賽事,客戶即便身處海外,也會率先聯(lián)系義烏的外貿公司,因此義烏本地的廠商有更大的概率提前拿到大額訂單。
經過長期的發(fā)展,義烏廠商的優(yōu)勢早已不再是單一的低成本生產能力,更重要其實是,資源聚攏下形成的集群效應。
去年冬天與今年夏天,跨境商家毛召飛兩次前往義烏考察,*的感受是“信息流通很快”。
在義烏,每10家商鋪就有9家在做外貿生意,每售出10件商品就有6件銷往海外,大家飯桌上一吃飯、一溝通,基本上哪些品類賣得好、哪些品類客單價高、什么季節(jié)要準備哪些商品就能了然于心。
與此同時,義烏及其周邊的上下游產業(yè)也足夠成熟完備。由于采取“前店后廠”的生產模式,義烏每家店鋪背后站著的是多家供貨工廠。在生產商、經銷商、外貿公司、貨代公司大量扎堆的背景下,義烏的廠商能夠做到“飯局上剛聽到消息,下了飯桌就開始生產”的*執(zhí)行力。
大量的訂單給了義烏廠商與物流商“討價還價”的底氣,在別的地方物流單價再低也只能談到一塊三左右,而義烏廠商卻能將這個數字壓到一元,甚至幾毛。
外貿專列也為義烏開啟。
2014年,*趟“義新歐”中歐班列從義烏出發(fā),全程1.3萬公里,跨越整個亞歐大陸。而根據最新消息,7月16日,巴黎奧運開幕前10天,義烏海關通報:“今年開行的中歐班列(義烏)已經突破1000列,創(chuàng)歷史新高。”
新時代的小商品生意:更快,更新,更強
如果把“做世界的生意”也當做一場競技,那這場競技同樣有屬于自己的奧運精神。
盡管義烏已然成為全球客戶矚目的名片,但從公開消息披露的奧運官方代工廠來看,國內除義烏外,也有其他產業(yè)帶工廠獲得生產資格。這實際上離不開近些年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圍繞線上展開的出海業(yè)務,降低了信息流通的難度,使得國內其他地區(qū)的產業(yè)帶在獲客、運營、銷售上,有了比以往更便捷的渠道。
據資料顯示,今年3月,阿里國際站平臺上的體育用品訂單激增,向法國出口的網球服、定制運動服、訓練頭盔、戶外運動服、運動相機和高爾夫球包等商品的出口量成倍上漲。線上銷售的熱潮一方面說明奧運會帶來的熱度持續(xù)高漲,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線上渠道拓寬外貿商家生意場的巨大潛力。
劉如群對此深有體會,7月以來,她的主要客戶從外商變成了從事跨境電商生意的商家,她所設計的紅藍白配色耳環(huán)的銷量仍在上升。比起早早完成備貨的傳統(tǒng)外貿商,線上賣家更注重敏捷迭代。
“對于我們公司來說,做線上生意的邏輯是‘先選詞,再選品’。比如我們在后臺觀測到‘球衣’這個關鍵詞熱度很高,就會在1-2天內聯(lián)系到生產廠家,趕工之后立馬上線銷售,運往海外。”毛召飛解釋道。
因此,跨境電商整體的運作速度更快,產品更新迭代更快,打破地域限制的同時,也使得廠商能夠迅速響應市場需求,讓中國制造的商品以更快的速度抵達全球消費者手中。
義烏也沒有放棄數字化轉型的機會,畢竟只有在每個時代浪潮下都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持續(xù)留在牌桌。
2020年,義烏推出了線上采購平臺ChinaGoods;2023年,義烏發(fā)布了“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出海計劃,主打“品牌出海”;2023年,義烏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了11.8%至1211.6億元。
對于線上銷售與線下進行的傳統(tǒng)外貿的差異,劉如群認為:“線下的話,客戶看中了就會下訂單,賣得好就會補單,訂單落實得很快。線上的話,廠商需要推流、拍照、宣傳,相對來說并不是每個款式都能賣得好,但是覆蓋面會很廣,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能觸及到。”
中國的跨境電商正以驚人的速度和多樣的能力崛起,展現出非凡的韌性與創(chuàng)新力。
TikTok憑借其龐大的流量優(yōu)勢強勢入局,迅速吸引了全球消費者的目光;SHEIN利用其內部自研的數字化工具,快速識別受歡迎款式,實時分析跟蹤時尚趨勢,以實際市場需求預測銷售和控制生產,迅速與合作供應商進行協(xié)同;阿里國際也在去年成立了AI團隊,在40多個場景中測試了AI能力,賦能50萬中小商家,使1億款商品得到了優(yōu)化。
這些數字化工具不僅提升了中國商品的全球競爭力,也為商家提供了更精準的市場分析和銷售預測。
北京時間7月26日深夜,距離巴黎奧運會正式開幕還有不到兩個小時,毛召飛接連發(fā)來幾張后臺截圖,“olympics 2024”關鍵詞的搜索熱度大增282.3%,“olympic flags”的關鍵詞熱度更是直接上漲475%。
他與公司內部運營人員仍在選品,并已經聯(lián)系熟識的工廠進行周邊商品的生產。這些商品將在一周內趕工結束后通過貨代公司運往海外,幸運的話,他將再次搭上國際賽事的快車,大賺一筆。
參考資料:
1、義烏今年能接住多少“富貴”,中國新聞周刊
2、“世界小商品之都”如何再造輝煌,何建華專欄
3、浙產手環(huán)閃耀巴黎!100萬個巴黎奧運官方手環(huán)“義烏造”,中國藍新聞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