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搬到海淀創(chuàng)業(yè)園這樣高大上的地方辦公,每天上班的路上,都會看到各個共享單車通過貨車或者三輪車,把共享單車批量的運到上地地鐵站旁邊,在一堆黑車、摩托車的拉客聲中,逐漸卸貨。
也許是創(chuàng)業(yè)服務(wù)的天性使然,撰稿人每天路過的時候都覺得這個場面很搞笑,進而會計算每天早上派專車送自行車的成本和收益問題。然后我覺得,共享單車如果按照現(xiàn)有的模式發(fā)展,可能根本就不會成立。
1、分時租賃的故事
目前的共享單車也好,共享充電也罷,骨子里就是分時租賃而已。只不過對過去繁文縟節(jié)的分時租賃過程進行了簡化,但代價是管理的失控。當然,因為花投資人的錢,所以這個失控暫時可以不考慮成本。
如果不失控會怎么樣呢?我們看到北京交通部門的自行車是第一小時免費騎行的,但是騎車的人依舊很少,為什么?去特定的地方取車,還要去特定的地方還車,路途太遠的不值當,路途太近不值得。
但是共享單車不必有固定的取車地方,也不必有特定的還車地方,這個便利讓大家愿意騎行。那么如果政府規(guī)范管理呢?——答案是,下場會和政府的自行車一樣。這個需求就消失了。
因此,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共享單車就是分時租賃,包裝得再好也沒有變化。早年間之所以出租自行車需要定點取車還車就是因為考慮到運營成本問題,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者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必然也不會成功。換句話說,共享單車在估值上,讓所有參與的基金、VC都獲得了賬面的收益,并且迎來了一波偽高潮,但是在現(xiàn)實中,共享單車在其存續(xù)期間,所有的利潤都不可能賺到10億美元。因此,這筆錢,就是熱鬧了VC,浮盈了收益。
2、校園共享單車和當下有啥區(qū)別?
說實話,我覺得ofo如果就在大學校園里運轉(zhuǎn),這還真是一筆好的生意。
基本上不會有惡意的損壞,因此品控比較好做,模式也很簡單,1塊錢一次暢游校園還不必擔心自行車丟掉。這個生意可能不會很大,但是收益率比較高,而且做到十億規(guī)模也不差。
但是出了校園就不同了。最大的差異在哪里呢?我簡單列舉如下,好事者可以自行測算和分析。
首先:模式。
校園可以確保自行車需求的動態(tài)均衡。校園生活是規(guī)律的兩點一線,就像潮汐一樣準時,所以自行車完全可以和他們的規(guī)律同步,而且假如早上上課的人沒能找到遺落在食堂那邊的自行車,那么中午吃飯的時候順道騎回去就可以了。
但是在社會中,是不可能達到動態(tài)均衡的。這樣一來,整個運營模型就會崩潰。這樣就會出現(xiàn):每天都必須把自行車運到指定地點(比如地鐵站等等),才能確保用戶找得到自行車,那么整個市場就不可能自我持續(xù)。
其次:品控。
校園里最大的問題就是丟自行車。但是如果一塊錢用一次不擔心丟,那么可以選擇性的使用,而自行車的成本也很低,共享單車2個月回本然后就是凈利潤。完全可以不斷的置換。
但是在社會上,無論是把共享單車私用,還是遭遇競爭對手(比如黑車司機)破壞,甚至就是不愛惜保養(yǎng),都會極大縮短使用壽命。更何況在社會騎行過程中一旦出了問題,還需要擔責(自行車在騎行過程中很難確保每輛車都毫無問題,因此遇險后很難逃脫責任。
此外,剛才提到的動態(tài)均衡,在社會上是無法實現(xiàn)的,因為這其中離散程度太大,雖然沒有嚴格的計算,但是我相信,整體的方差應(yīng)該是非常非常大的,無法依靠自行車投放或者社會資源分配達成動態(tài)均衡。尤其是——共享單車品牌越多,這個問題就越嚴重。
最后:校正。
ofo和摩拜當然都說不需要合并,但是他們怎么繼續(xù)去迭代呢?未來共享單車一定會面臨的問題:指定取車、停車位;明確押金管理(這一點早在半年前,我就率先在創(chuàng)頭條撰文指出,詳見http://www.ctoutiao.com/98947.html);確定專人維護等等措施。這些措施一旦明確,對于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而言都是不同層面的打擊。
3、所以,偽造的繁榮還能有多久呢?
因為問題從我看到他們每天搬自行車過來開始,那么我們就停下來算一算,怎么樣才能把供給和需求完美匹配?
目前來看,這個離散程度是無法實現(xiàn)均衡的。而且,每天用各種交通工具把自行車運到需求最旺盛的地方,讓他們使用。這個過程中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能否打平我都覺得成問題——當然,如果我們不看到這些成本,只看需求,似乎還真的挺旺盛的。當然用戶也確實得到了實惠。
從現(xiàn)在來看,無論是美團點評、還是滴滴快的Uber,還是現(xiàn)在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所有的參與者都皆大歡喜,哦對了我把LP給忘了,不過他們也不重要,因為忽悠住他們就好了。賬面又那么好看。
共享單車完全無法熨平供需波動,所以每天早上會有車把共享單車運到需求密集點。這個共享來的繁榮雖然不比貼錢去燒的O2O,但是,從每天早上我看到的情形來看,一樣是無法形成閉環(huán)的。
所以,你們的最后一公里,有福利就多享受福利,沒有福利了,就走過去,當鍛煉身體,而且也多不了幾分鐘。畢竟真的刮風下雨你也不會選擇自行車,對不對?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