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H001]
AI、區(qū)塊鏈、物聯網……這些在移動互聯時代已經興起并得到應用的技術,將在即將到來的5G營銷時代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可是,當新的技術將廣告營銷以眼花繚亂的方式呈現在受眾面前時,我們在被新技術吸睛時,是否能同時對背后的品牌產生深刻的印象和長久的印記?
當營銷的效果轉化越來越可被量化,結果導向及對短期效果的沉迷對長期品牌建設可能存在的傷害,反而值得警惕,就如同曾經金投賞的一位評委所言的那樣:“今時今日,品牌建設和真正的市場營銷似乎已經成了奢侈品。”
面向呼之欲出的5G時代,正如在過去的幾年里,廣告界、營銷界一直在探討移動互聯之于營銷的意義,想必從今往后的一段時間里,整個行業(yè)也將為5G物聯時代的數字營銷展開探討和探索。
在10月15日~10月18日2018年第十一屆金投賞創(chuàng)意峰會上,這樣的探討已經開始。但是在眾多行業(yè)大咖的分享中,在眾多面向未來所作出的預言中,來自小米營銷分享的故事反而更打動黑馬哥。
小米營銷的分享主題是:《厚道,生意之道》,雷軍那句小米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厚道”成為小米及雷軍的人設,而這不僅僅是小米公司秉承的價值觀,同時也是作為小米公司B端出口的小米營銷秉承的價值觀:和客戶交朋友。小米在分享中將“厚道”詮釋為對于營銷生產關系的理解,而這正是小米營銷的生意經。
也許很多米粉們都記得,今年5月的時候,小米營銷和雀巢來了一場跨界的發(fā)布會,宣布推出“雀巢怡養(yǎng)小米MIUI智能營養(yǎng)健康平臺”,通過小米的智能穿戴設備,導入體重、血壓、睡眠、運動等數據,平臺將根據個人的健康需求,一鍵生成六維營養(yǎng)報告,為用戶量身定制膳食建議。
作為米粉之一,黑馬哥也享受到了這項功能帶來的便利,但直到聽了此次小米在金投賞上的分享,才知道這個平臺發(fā)布背后的故事。
跨界的聯合,跨平臺的互動,已經成為營銷界的一種常態(tài),但在不斷涌現的案例中,我們也看到大部分案例只是將兩個品牌簡單地堆疊在一起造勢、吸睛、引流量,僅此而已。但這不是小米的做法。
當小米最初接觸雀巢研究中心時,發(fā)現后者已經成立超過30年的時間,有超過500名科學家,面向全球人群做營養(yǎng)膳食結構研究,每年發(fā)表超過300篇科研論文。這讓小米營銷團隊很震撼,“從此以后看雀巢的一罐奶粉,都能看到其背后的付出”。而雀巢與小米聯手打造的智能營養(yǎng)健康平臺,則是基于雀巢研究中心費了十幾年對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群健康研究的成果。
合作方深厚的研發(fā)基礎和底蘊,讓小米營銷團隊深感這個案例一定不能只在短期內引發(fā)傳播熱度,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將平臺和產品打造好,讓這項投入了巨大財力、人力、物力的研發(fā)成果在更多用戶中推廣,讓更多人受益,從而收獲一個健康的身體。
而即使是產品上線贏得了不錯的口碑,雙方約定要開一個發(fā)布會,就在發(fā)布會之前,小米的高層給發(fā)布會亮起了紅燈,理由是:產品還沒有達到一個小米產品的標準!小米營銷團隊、產品團隊和雀巢技術團隊加班加點,同時收集大量的米粉反饋,打磨修改,最終將一個營銷產品,做成一款合格的用戶產品,收獲大量用戶的好評。并感動了雀巢客戶。
這僅僅是冰山一角,類似這樣的跨界合作營銷案例,在小米營銷的案例庫中還有很多,黑馬哥就不一一舉例了,通過這些案例從用戶洞察到創(chuàng)意策劃再到執(zhí)行全過程所積淀的經驗,小米營銷逐漸構建起其數字營銷的方法論,不僅僅立足于當下的移動互聯時代,更是面向即將到來的5G時代。
其一,厚道的價值觀,是小米營銷的基因。
就像雷軍所說的,“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厚道能帶來用戶與品牌之間的依存感,合作雙方的信任感,而這是品牌長期建設所最可依存的附著點,因此,哪怕厚道可能意味著短期的利益上的讓步,但從長遠來說,卻值得。
在企業(yè)得意時,要踐行這樣的價值觀也許并不難,但在企業(yè)經歷低潮時能堅持,更顯不易。
當用戶體驗與商業(yè)化發(fā)生明顯沖突,小米依然會堅持不賺快錢。從這里可以看出,“厚道”的價值觀,已經深深進入了小米的血液之中,并貫穿在小米的生態(tài)鏈和營銷全過程當中。
其二,厚實的生態(tài)鏈,讓小米在面向5G時代的營銷時根基穩(wěn)固。
都說5G是萬物互聯的時代,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邊界將被突破,就營銷而言,移動互聯時代的全社交平臺營銷將更迭為全媒介營銷甚至是全介質營銷,有屏的介質可以傳遞信息和結合場景進行推送,無屏的介質則可以充當有屏介質的延伸,或是充當后者的底層支撐。
早在2013年,小米就開始布局龐大的小米IoT生態(tài)鏈,目前小米生態(tài)鏈的布局已經恐怖到我們能想到的小米都有的程度,并且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壁壘。數據顯示,OTT方面,小米電視不僅在國內市場領先,根據IDC 2018Q2數據,小米電視榮登印度智能電視第一品牌;IoT方面,收入實現同比翻倍,連接全球1.15億臺小米IoT設備;AI方面,截至今年7月“小愛同學”累計喚醒已超過50億次,月活躍設備超過3000萬,已成為國內最活躍的人工智能語音交互平臺。
因此,“AI+OTT+IoT的AIOTT”已經成為小米營銷新的生產資料,這是基于小米資源優(yōu)勢的必然產物,也使得小米在5G時代的營銷中占得先機,但小米營銷的態(tài)度很明確,這些新的生產資料并不是讓小米在面對客戶時處于心理的高位,相反,它們讓小米更有底氣去和客戶交朋友,面向未來的營銷形勢和客戶一起提升營銷的效率與品質。
其三,開放共贏的合作態(tài)度,是小米營銷的主基調。
《2017金投賞創(chuàng)意趨勢報告》中有一個觀點認為:“智能化、服務化、場景化是未來產品發(fā)展的一個趨勢,既是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又是機遇的源泉。”
但“智能化、服務化、場景化”營銷的實現,必須在各跨界平臺間建立起高效的連接,而不僅僅是新媒介資源的開發(fā)和最大效度的利用。在OTT這個跨界的大生意中,小米的定位是做連接器和高效的節(jié)點而不是資源的提供方,通過節(jié)點實現價值的流動,這正是小米將開放和共贏作為營銷的主基調的體現。
如肯德基和小米營銷聯手打造的首例物聯網整合營銷案例“會叫雞的冰箱”,將肯德基訂餐內容系統植入;再入小米電飯煲可以智能采集不同人群所吃的米的硬度,將來可以和大米品牌合作為用戶推送米品類的廣告,通過深度挖掘大數據而融合到用戶的生活場景之中,而AIOTT眾多的觸點,就讓這樣的場景不再單點分布而是串連在一起,營銷信息的推送不會造成對用戶的打擾,相反,用戶因為這是有效的可以解決生活問題的信息而對此產生依賴,這,正是在小米所稱的新的營銷生產資料之上所締結的新的生產關系。
當我們不斷被新出現的科技推動著走向營銷的下一個時代或階段時,我們也應該不時回頭去看曾經走過的路,用來路提醒自己,別忘了來時的方向,那是一個行業(yè)的出發(fā)點,也是它的特質所在。
正如奧格威在他那本世界級著作《一個廣告人的自白》中為廣告所下的定義:“廣告佳作是不引公眾注意它自己就把產品推銷掉的作品”,新的技術手段也并不是營銷目的所在,而小米詮釋了,AI、OTT、IoT等小米當下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都沒有“厚道”這個價值觀重要,那是小米的營銷之道以及生意經,也是小米營銷希望帶給營銷界的態(tài)度。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