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H100]
近日據(jù)外媒報道,斯特靈大學心理學研究員艾麗莎·米倫博士領(lǐng)導(dǎo)的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研究,以確定說謊的人在看到一張熟悉的面部照片時,是否能夠隱藏他們的反應(yīng)。
米勒博士說:“警察經(jīng)常使用面部照片來確定犯罪中的關(guān)鍵身份。但是有些證人配合,有些證人并不配合,故意隱瞞已知人員身份的信息。例如,恐怖組織等犯罪網(wǎng)絡(luò)可能會否認相互保護的信息,或者被害人可能過于害怕襲擊者而不配合。”
“我們的研究跟蹤了當人們否認認識某個人時的眼球運動,我們沒有直接尋找說謊的跡象,而是在眼睛注視模式中尋找識別標記。例如人們?nèi)绾斡醚劬ψR別那些他們認識和不認識的面部照片。”
研究人員采用了一種被稱為“隱藏信息測試(CIT)”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當參與者在電腦屏幕上觀看熟悉和陌生面孔的照片時,會跟蹤他們的眼球運動。在每一項測試中,參與者通過按一個按鈕來表明是否認識照片中的人,在正確地拒絕真正不熟悉的面孔的同時,要求部分參與者對熟悉的面孔同樣表明不認識。
該小組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說謊者不能完全隱藏面部識別的標記,無論是自發(fā)隱藏的,還是通過使用相同的眼球運動順序來看每張臉的計謀中。此外,這些計謀的嘗試比那些自發(fā)隱藏信息的嘗試揭示了更多的識別標記。
米勒博士解釋說:“個人越是努力隱瞞一些信息,識別的標記就越多。這些結(jié)果表明,個人很難同時隱藏多個識別標記。”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