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物流行業(yè)正面臨著翻天覆地的變革。全渠道購物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對快速商品交付需求的不斷增長正在重新定義產品分銷方式,零售企業(yè)出于降本增效的需要,也在全力優(yōu)化“智慧物流”系統以跟上時代的步伐。
尤其是疫情期間,人們出于安全考慮減少出門活動的頻次,這一度引發(fā)了囤貨狂潮。在這一背景下,線上購物和到家模式似乎成為抗“疫”中的“贏家”。以蘇寧為例,一組“顯眼”的數據足以力證這一結論:抗疫期間,蘇寧易購主站流量同比攀升50%;蘇寧菜場的春節(jié)訂單量達到平常的3-5倍;家樂福春節(jié)期間到家訂單增長300%。而數據的背后正是對“智慧物流”能力的考驗。
據統計,自2017年5月以來,我國已常態(tài)化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預計2020年快遞年業(yè)務量將達到740億件。由此,不斷增長的業(yè)務量使得傳統的快遞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既要足量供應,又要即時送貨,這成為特殊時期消費者對零售企業(yè)提出的更高要求。
對于早已搶先入局“智能供應鏈”和“智慧倉儲”的蘇寧來說,疫情期間,到家模式爆發(fā)正是凸顯智慧物流服務、提升消費者體驗的絕好時機。蘇寧“乘風而上”,致力于從數字供應、智慧倉儲、智能配送三個環(huán)節(jié)全力打造全鏈路“智慧物流”一條龍服務,在特殊時期為消費者交上一份滿意的 “答卷”。
“三步走”戰(zhàn)略暢通數字供應系統
受疫情影響,城市生鮮產品供不應求,而大量農產品滯銷陷入困境,于零售行業(yè)而言,打通一條從采收、加工到銷售的數字供應系統成為科學戰(zhàn)“疫”的關鍵。保供應,是蘇寧打響智慧“防疫戰(zhàn)”的第一步,快速部署數字供應“三步走”戰(zhàn)略,從采收補貨、供應鏈動態(tài)調整、上線物資共享平臺三方面“一氣呵成”,既調動了農產品流通的積極性,又完成了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保供。
據蘇寧供應鏈研發(fā)團隊負責人介紹,蘇寧利用RPA機器人幫助家樂福、蘇寧小店等線下零售場景預判需求情形,把控產品銷售情況,及時補全商品參數、圖片、詳情等信息,實現商品一鍵上線、一小時送達服務。單以家樂福中國為例,春節(jié)期間,家樂福全國51個城市209家門店緊急加購、及時補貨,為市民累計提供蔬菜6200噸、水果2900噸、雞蛋500噸,全面“保供應、不打烊”。
采收補貨問題解決之后,面臨的難題就是實體門店的即時配送。疫情期間,在武漢“封城”之后,本應由武漢倉輻射的湖南、江西等省份存在無法保證及時供應的困境。蘇寧當即決定武漢倉調整至其他物流倉,通過系統擴容在6小時內快速完成對供應鏈輻射規(guī)則的動態(tài)調整。此舉保障了任何爆款單品在某個城市賣光后,可以由其他有貨中心倉自動調整為覆蓋該城市,可以更加有效的調動各倉庫庫存,提升供應效率。
針對疫情期間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線下保障供應的同時,蘇寧還在線上為消費者提供“可視化”的查詢和共享平臺,快速上線“全球防疫物資共享平臺”。憑借研發(fā)和業(yè)務團隊的緊密配合、遠程協作,在三天內完成產品從設計到開放的全過程,并能夠支撐平臺對于疫情類目商家的快速引入,搭建供應端與消費端之間的橋梁,為解決疫情期間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提供了極大便利。
“綠通”為智慧倉儲減負加速
保供作為完整物流鏈路的第一步固然重要,但充當智慧物流的核心和重要抓手的,其實是倉儲環(huán)節(jié)。迅猛發(fā)展的快遞規(guī)模和碎片化的海量訂單,導致傳統倉儲管理和運作模式難以及時、準確處理信息。對此,蘇寧打造以智能設備及體系化解決方案為核心的“智慧倉儲”系統,朝數字化、協同化、共享化進一步升級。
據了解,為了持續(xù)激發(fā)市場活力,繼“家電開倉”和“24期免息”后,蘇寧借助社群營銷優(yōu)勢,開啟“暖春獎勵計劃”,對利用推客邀請好友注冊、成功邀新用戶下單的消費者給與重磅獎勵。蘇寧大數據顯示,一系列舉措之下,蘇寧家電3C等產品需求量爆發(fā)式增加,短期內商品銷量同比增長超700%。
在這一背景下,考驗企業(yè)資源調度能力、應急組織能力的時候到了,倉儲領域都在同時間賽跑。蘇寧倉儲信息部門快速通過“離店銷售”計劃、零售倉系統(JWMS)等打造精細化管理的“智慧倉儲”服務。
首先,蘇寧倉儲信息部門為配合開倉、暖春計劃,在銷售時提供了增值服務,高效實現從倉庫端進行家電補貼確認函的匹配與打印,貨物與補貼確認函同時送到客戶手里,實現真正的離店的銷售。與此同時,新上線保障倉儲產能的零售倉系統(JWMS),提供預約收貨、序列號管理、庫存服務、RF揀貨、棱鏡報表等一系列精細化服務,不僅為每個產品安排“定點服務”,節(jié)約供應商與倉庫人員的交接時間,也為產品貼上對應 “標簽”,便于貨權轉換,還運用“倉庫棱鏡”服務,使倉庫收發(fā)作業(yè)中待作業(yè)、已作業(yè)的區(qū)域和訂單一目了然,讓倉庫作業(yè)狀態(tài)及時、透明、可控,形成了一條清晰可追溯的“進度條”。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危急存亡的特殊時期,蘇寧打造智慧倉儲“綠色通道”,展現倉儲處理的便捷性和時效性。一般情況下,供應商送貨需通過運營管理平臺預約三天后的時間節(jié)點,倉促信息管理部門根據倉庫的作業(yè)能力,承接與之匹配的業(yè)務量,控制倉庫收貨的節(jié)奏。但對于疫情期間,食物、消毒防護類的SKU需求噴井式的增長,JWMS系統特開通免預約綠色通道收貨,省去供應商提前準備、預約登記等步驟,一鍵綠通,直達倉庫門口卸貨。此舉大大提升了收貨效率,把急需物資快速送達消費者,完成了有溫度的交付。
無人技術變革“智能配送”模式
配送是智慧物流的終端環(huán)節(jié),也是消費者檢驗蘇寧智慧服務的重要一環(huán)。早在2019年蘇寧已布局無人物流技術,疫情發(fā)生后,無人物流得以大顯身手,通過科技手段有效地保障倉內外作業(yè)全流程的健康安全,既能提升揀選效率,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接觸感染。
蘇寧重磅打造的全鏈路“無人物流”系統實現高效流暢的無接觸模式:包裹從無人倉出發(fā),通過無人駕駛的無人重卡被迅速運輸到分撥中心,然后經由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機器人或無人機,送至無人快遞柜(或送到消費者手中),真正做到全流程無人配送。
其中,最具亮點的環(huán)節(jié)是行業(yè)領先的戰(zhàn)“疫”奇兵—— 蘇寧“無人倉”。目前,無人倉已在蘇寧雨花物流中心重點部署,面積超1000平方米。據了解,蘇寧無人倉以AGV系統為核心載體,以自主研發(fā)的設備控制與調度平臺為倉庫的大腦,結合無人叉車、無人包裝機、機械臂等無人設備,組成了高效安全的“戰(zhàn)疫”團隊。
每當接到用戶下單信號之后,借助視覺導航技術的無人叉車,可將貨物精準上架接駁區(qū);緊接著,AGV機器人通過智能路徑規(guī)劃、自主導航、自動避障等程序,將貨物運輸到機械臂揀選區(qū)。機械臂再通過自動化拆垛系統,將貨物“輕柔”的放置在傳送帶上,經過自動包裝和自動貼簽處理,最終完成商品的快速出庫。統計數據顯示,在無人倉的高效協作下,倉庫商品揀選效率可以到達600件/小時,商品最快可達到 20分鐘完成出庫全過程,單件商品揀選成本降低52%。
此外,蘇寧還打通疫情下小區(qū)配送末端,實現配送最后100米的無人化作業(yè),重磅推出蘇寧無人配送小biu機器人。當快遞員將菜品放入其貨倉中、輸入發(fā)貨指令后,它就會乖乖帶上貨物出發(fā),還能自主規(guī)劃路線、避開障礙物、返回充電。蘇寧“快遞員配送+機器人進小區(qū)送貨”的合作模式,給行業(yè)、社會都提供了一種可以參考的“解題思路”,在助力防疫的同時,全程實現無接觸配送,保障了安全健康和消費體驗。
基于30年的零售和物流積淀,蘇寧“末端配送機器人-支線無人車調撥-干線無人重卡”的三級智慧物流運輸體系以及全流程無人化布局已初步成型,并在特殊時期大顯身手,經受住了市場和用戶最“嚴格”的檢驗。
蘇寧物流研發(fā)中心總經理陳堅認為,5G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能讓更多數據植入物流運作的海量終端上,推動“信息數據鏈”向“AI數據鏈”的轉變,這可能是帶來無人技術爆發(fā)增長的新拐點。“無人物流”未來可期,蘇寧要做的仍舊是引領行業(yè),打造極智服務,繼續(xù)實現無人技術應用的全場景、全鏈路閉環(huán),為企業(yè)“降本增效”的同時,進一步升級消費體驗,讓“智慧物流”帶來的便利,真正全面鋪開,走入尋常百姓家。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