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午夜福利写真片在线观看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

教育裝備市場火熱,B端轉C端或為新方向?

2017/05/15 15:04      藍鯨教育 甄祥晴


  PPT備課神器、VR酷學教室、智慧圖書館、數字書法教室……5月7日至9日,在福州舉辦的第72屆中國教育裝備展上,創(chuàng)新產品頻現(xiàn)。

  “原來只有6000個展位,但最后增加到7400個。”過來參加此次展會的優(yōu)易課創(chuàng)始人段姜華說。他是連續(xù)多年參加裝備展的眾多教育行業(yè)人士之一,今年給他的感覺是“異常熱鬧”。

  教育裝備,顧名思義,是指實施和保障教育活動所需的教具、器材等。但如今,當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進入教育,互聯(lián)網與教育不斷融合,教育裝備早已不是指簡單的教學儀器設備、模型,信息化技術產品也已經可以劃入“教育裝備”的概念內。“幾乎看不到傳統(tǒng)的教育裝備產品,犄角旮旯里才能偶爾見到幾家。”一位參展人員表示。

  目前來看,在教育行業(yè),希沃、立思辰、網龍、科大訊飛、拓維信息、文香、匯冠股份、焦點科技等公司都涉及教育裝備這一領域。

  教育裝備市場火熱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雖然直接面向C端的產品更容易受到關注,但教育裝備市場早已不可忽視。根據教育部“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小學、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在校學生總數約為21728.91萬人,按照每30人擁有一間教室估算,教學裝備需求量約為724.3萬套。

  這僅僅是從教育裝備的硬件設施上來算,實際上,如今教育裝備已經是一個“大裝備”的概念。據段姜華介紹,在本次展會上,可以大致將教育裝備產品分為四種類型。第一是傳統(tǒng)教學裝備,即桌椅板凳、實驗室設備等,這類產品沒什么技術含量,拼的是價格和性價比;第二是教育信息化產品,比如錄播系統(tǒng)、電子白板、電子教室等;第三是數字教育,是指科技類教育產品,目前這類產品更多是在打單點突破,風險與機遇并存;第四是智慧教育,指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fā)的產品。

  在線教育百家講壇發(fā)起人馬永紀向藍鯨教育表示,目前整個教育裝備行業(yè)正處于整體上升階段,而行業(yè)集中度又差,這導致今年參展企業(yè)格外多。“大家都想在教育裝備領域分一杯羹。”

  從今年中國教育裝備展上出現(xiàn)的產品來看。越來越多的教育信息化、科技類企業(yè)開始重視參展,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技術產品也能更吸引參展人員。展會上,PPT備課神器、VR酷學教室、智慧圖書館、云課堂、STEAM教育等產品與概念屢屢被提起。學校與企業(yè)負責采購的人員更多為那些高科技產品而駐留。

  這與政策的支持離不開。2015年9月,教育部發(fā)布的文件中提倡“探索STEAM教育、創(chuàng)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此后,深圳等教育部門發(fā)文要求本地學校建立創(chuàng)客實驗室。

  2016年6月,教育部發(fā)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其中提到,教育信息化將從無線覆蓋、云計算大數據、STEAM教育、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技術和管理中發(fā)力,未來教育信息化的重點是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這種情況下,傳統(tǒng)的硬件廠商紛紛踏足教育領域,給教育裝備領域帶來了更具技術含量的產品,雙創(chuàng)教育、3D打印、VR教育、機器人教育等不斷涌現(xiàn)。

  從B端切入教育的上市公司

  “很多大型上市公司都愿意從B端切入教育,因為它能帶來穩(wěn)定的收入與回報。”一位教育圈人士告訴藍鯨教育。目前,除傳統(tǒng)的教育裝備企業(yè)外,我們可以把跨界切入教育裝備的企業(yè)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已經進軍教育裝備產業(yè),但只是作為其一個小業(yè)務分支的公司,比如佳能、索尼等跨界者。在這類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上,教育只相當于公司在自身技術基礎上自然延伸出的一個業(yè)務領域。

  以今年首次參展的佳能為例,參觀者能夠在現(xiàn)實場景中體驗佳能將影像輸入和輸出產品以及軟件系統(tǒng)相融合,為教育行業(yè)提供的定制化解決方案。此前,4月18日,佳能宣布正式進入B2B業(yè)務領域發(fā)展第二階段,其中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在辦公解決方案方面向數字化轉型,為各個行業(yè)領域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教育領域便是其中一個。

  另一類是真正已經跨界教育,教育業(yè)務已經成為它們的主營業(yè)務之一,比如視源股份、立思辰、網龍、科大訊飛等,它們從技術與產品切入教育領域,但如今它們的教育業(yè)務已經不可忽視。

  本次教育裝備展會上,立思辰旗下敏特教育,帶來了“葵花籽英語”、“沛耕數學”、“科學仿真實驗”等系列主打產品;網龍華漁教育則展示了“101教育PPT”、“101創(chuàng)想世界”等多款核心產品,據網龍華漁教育官方數據,其產品已經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的100萬間教室,覆蓋200萬老師,3000多萬學生,后續(xù)還會覆蓋家長這一龐大群體。

  這些公司切入教育有何優(yōu)勢?或許,技術方面的積累會給教育行業(yè)提供用戶體驗更好的產品。索尼今年3月推出了可編程教育機器人套件KOOV,索尼(中國)董事長兼總裁高橋洋表示,技術是索尼涉足教育領域獨有的優(yōu)勢。同樣,網龍布局教育業(yè)務時,其游戲基因在如何掌握用戶的行為習慣上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游戲引擎、網絡交互等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應用到教育產品的研發(fā)中后,則可以極大提升用戶體驗。

  如何講好To C的故事

  據了解,本次教育裝備展上的產品越來越精細,更講究產業(yè)融合。比如做大屏顯示設備的開始注重匹配內容,做錄播課服務的也開始講究互動效應。馬永紀表示,原來公司在教育裝備上更側重硬件,現(xiàn)在正在朝軟件方向發(fā)展,比如希沃白板5的交互智能平板、網龍的101教育PPT等,它們都開始真正切入教學環(huán)節(jié)。

  藍鯨教育認為,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在于,目前教育裝備進入學校具有了更多意義。過去,教育裝備是一種一次性消費服務,教育裝備公司僅僅把學校當做一個銷售渠道。如今,B端市場的搶奪也意味著能不能與學生產生更多的聯(lián)系,能不能延伸出面向C端的教育內容服務。

  “目前教育裝備產品還是資源關系、營銷占主流,產品的驅動力沒有被真正發(fā)掘出來,也許企業(yè)需要真正理解老師的剛需在哪里,打造對教師與學生真正具有價值的產品。”馬永紀說。

  可以看到,很多教育信息化公司都在嘗試從To B到To C,但這并不容易。匯冠股份張輝曾對藍鯨教育表示,僅做硬件集成而沒有核心軟件或者是做校園OA的公司,如果想走To B到To C的路,是非常難的,因為他們拿不到學生和老師,尤其是學生的個性化數據。

  能不能做To C的內容與服務、從B端走向C端整個鏈條能否打通,關鍵看是否能夠切入到教與學環(huán)節(jié),拿到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軌跡數據。只有拿到了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練習測驗等教與學環(huán)節(jié)的數據,才有可能做精準化的、個性化的To C服務。

  段姜華向藍鯨教育表示,雖然目前很多教育公司都在談智慧校園的概念,但沒有看到真正能做到的公司,大家都還處于摟草打兔子的階段。

  沒有做到的一個原因在于,每家教育公司都在做單點突破,為了生存,公司必須在一個點上做精做透,但智慧教育講的是數據的有效收集和反饋,要求互聯(lián)互通。“這種體系又不賺錢,看不到,摸不著,更多人還是希望能做立竿見影、快速回報的產品。這也是慢教育和快資本的一個體現(xiàn)。”他說。

  但也有觀點表示,做單點突破的產品沒問題,從互聯(lián)網巨頭來看平臺是如何形成的,它們都是單品切入,在積累了大量用戶后,自然而然變成了平臺。

  目前來看,教育裝備公司進入B端學校容易,但進而轉C端真正為教師與用戶提供價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IT產業(yè)網微信二維碼logo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鍵復制
標題鏈接已成功復制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