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便利貨架陽光樂選已完成千萬元級 Pre-A 輪融資,資方為某上市公司。陽光樂選曾獲得來自個人的種子輪投資。
關注新零售的讀者都知道,目前許多資本在持續(xù)投入“無人便利貨架”這個賽道,看似簡單的模式背后卻將商品供應能力、技術能力、點位拓展能力和強大的運營能力整合于一體,并且將會在終端重構、供應鏈結構調整、滲透的深度等方面給零售業(yè)帶來變革,未來2-3年大家一定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市場。
陽光樂選作為最早進入無人便利貨架領域的先行者,在城市布局、供應鏈、運營等方面始終秉持著其更具有競爭力的差異化戰(zhàn)略。
城市運營布局
陽光樂選業(yè)務始于大連,在進入上海之前,陽光樂選將無人便利貨架在大連進行布點推廣,經過半年的測試,已經將模式的拓展、終端管理、供應鏈及配送完全跑通。不僅成為地區(qū)頭部企業(yè),而且積累了豐富的運營模式。帶著這些寶貴的經驗陽光樂選團隊將進攻更大的市場。
自5月進入上海,目前經營超過 500個 終端點位,其中上海超過 300 個。
單區(qū)域高密度模型
即集中在一個區(qū)域內開發(fā)更多點位,理想狀況是在 5 公里內以前置倉覆蓋 150 個點位。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人效。以前在大連覆蓋 200 多個點位只需2個運營人員,1人負責倉庫,1人負責配送。而在上海 60-70% 的點位集中在某區(qū)域,維護人員為3人,1人負責倉庫,2 人采用分段式配送,即司機把貨品放在四、五個中心地帶,第3個人開電動車分別送到各個寫字樓和辦公室。
陽光樂選現在平均單個貨架的日流水是 50-60 元,單月流水 1200 元。由于采用上述單區(qū)域高密度的運營策略,在大連和上海都實現了 20-25% 的經營毛利(未計算總部成本)。
“陸空聯合式”的商務拓展策略
在這個領域,速度決定了誰能短時間內獲取更多渠道,密度則直接影響整個物流配送和運營的成本,也就是直接影響盈利,這一切考驗的是團隊商務拓展能力。
陽光樂選的商務拓展團隊來自街電,采用的商務拓展策略是不地推,直接和園區(qū)、物業(yè)、聯合辦公、企業(yè)福利公司、人力資源服務等“大B”合作。因為根據之前的運營經驗判斷,單純依靠地推的速度很慢,有數據表明,在北京市場陌生拜訪企業(yè)的成功率是1/15-1/20,在上海是1/50-1/60。陽光樂選把自己變成這些 B 端的一個打包服務,相當于 2B2C,一次就能成功入駐20 -30 個企業(yè)。團隊內部稱自己這種商務拓展策略為“陸空聯合式”打法。
玩法升級,明年將啟動智能貨柜
在上半場各家無人便利店搶占點位的“百團大戰(zhàn)后”,下半場大家面臨的是設備和服務升級。對此陽光樂選的看法是,設備升級會比大家預想中更快,他們已經開始研發(fā)替代便利貨架的智能設備。設備不會采用 RFID 模式,而是圖像人臉識別的方案(類似 Amazon Go),機器成本約為3000-4000元,工程樣機年底可以擺放測試,明年將逐步更換。
現有貨架的成本是 100-200 元一個,智能機的成本一下提高了 10 倍,為什么要這么快更換智能設備?陽光樂選認為有三個原因:
首先,大量資本進入賽道,設備升級不可避免,只有智能設備才能獲取更立體、更真實、更準確的消費者行為數據;
其次,現在行業(yè)內的真實損耗率高于公開說法(此前的報道中,普遍口徑是貨損率能控制在 5% 以下),而且會隨著時間增長而增長(因為人性不可違背),唯一解決損耗率的辦法就是智能化設備;
技術本身已經成熟了,只要成本在可控范圍,希望加速鋪設。
團隊背景方面,創(chuàng)始人張宇是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曾就職于騰訊;后創(chuàng)辦易享科技主營基于微信的技術開發(fā)及運營,獲得兩輪 VC 超過千萬元投資。創(chuàng)始團隊擁有IBM、騰訊、摩根大通、小米、街電、華聯超市等大型企業(yè)多年工作經歷。據悉,陽光樂選已全面啟動A輪融資。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