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和Facebook兩大網絡廣告巨頭,被指采集全球用戶大量隱私信息,服務其廣告主。近日,外媒爆料稱,即使用戶關閉了“位置歷史”,谷歌仍然會監(jiān)控用戶位置信息。據外媒最新消息,谷歌官方證實了這種行為的存在。
幾天前,全球極具權威性的美聯社發(fā)表了調查報道。美聯社揭露稱,在谷歌公司的多項網絡服務和手機軟件中,用戶即使關閉了“位置歷史”(即意味著軟件不會再采集用戶位置信息),但是谷歌仍然繼續(xù)監(jiān)控位置信息。
據美聯社報道,谷歌公司日前對官網的一些資料頁面進行了修改,相當于證實了美聯社的報道。
谷歌在新版幫助頁面中表示,“位置歷史”這項設置并不影響用戶設備上的其他位置服務,“作為用戶使用谷歌搜索、谷歌地圖等其他服務的一部分,一些位置數據仍然會被保留。”
作為對比,過去谷歌在幫助網頁中寫道:“當關閉位置歷史時,你去過的地方將不會被保存。”
據媒體觀察,谷歌對相關網頁信息的修改發(fā)生在8月16日中午,也就是美聯社的調查報道發(fā)布三天之后。
在一份聲明中,谷歌公司表示,公司已經更新了關于位置歷史的描述語言,讓它在谷歌平臺和幫助中心中更加一致、明確。
在上述負面新聞曝光之后,業(yè)內人士紛紛表示,谷歌之所以自相矛盾,在用戶關閉設置之后繼續(xù)采集位置信息,就是為了掌握消費者更多資料,提高其網絡廣告的有效性。
在過去兩年時間里,谷歌和Facebook兩大互聯網巨頭遭到了外界越來越多的批評。兩大巨頭通吃了全球網絡廣告市場的三分之二,為了提高廣告收入以及網絡廣告的點擊率,兩家公司采集了海量用戶的隱私信息,從而讓廣告主實現精準營銷。
不久前,谷歌剛剛被爆出另外一宗丑聞。外媒報道稱,谷歌面向第三方公司開放了Gmail電子郵件內容,第三方公司的一些員工,甚至可以“肉眼”閱讀用戶的信件。在谷歌的后續(xù)回應中,該公司并未否認這一行為的存在,只是表示對于獲取郵件內容的外部公司進行了一定的評估把關。
谷歌的競爭對手Facebook則爆出了舉世震驚的“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丑聞,公司以及扎克伯格的個人形象暴跌,外界要求扎克伯格辭去董事長或者首席執(zhí)行官職務,認為他過于年輕,根本不具備運營一家大型社交網絡公司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面對Facebook將數千萬用戶的隱私信息提供給政客競選營銷公司在內的第三方,網絡上掀起了“卸載Facebook”的風暴。
蘋果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過去多次炮轟谷歌和Facebook大肆采集用戶隱私信息的行為,指責兩大巨頭用用戶隱私換取利潤。在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丑聞曝光之后,庫克甚至表示,Facebook這樣侵犯用戶隱私的公司根本不應該存在。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