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消息,昨日一家名為ispace的日本公司宣稱計劃在未來三年內(nèi)完成兩項月球任務,而且這兩項飛行任務都將搭乘獵鷹9號火箭完成。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Takeshi Hakamada也聲稱,他的長期打算是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而且讓那座城市的客流量達到每年1萬人。
這個想法聽起來似乎有點野心太大,但是在航天領域總是不斷涌現(xiàn)這樣的大膽想法,而且我們都習以為常。美國宇航局沒有再前往月球或許就是因為膽量的問題。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給ispace公司的這個想法潑一點冷水。
ispace公司周三公布兩項任務:一是在2020年代中期發(fā)射的一顆人造衛(wèi)星項目,二是延后一年發(fā)射一個更復雜的著陸器和漫游車項目。這兩個項目都將搭乘獵鷹9號火箭進入地球同步轉(zhuǎn)移軌道,并且從二級火箭中釋放出來。之后,它們將借助自己的推進系統(tǒng)前往月球。
最初的衛(wèi)星項目是一個相當簡單的任務。ispace公司著陸器項目的首席工程師Jamie Denniston稱,進入月球軌道就就意味著這個項目成功了。此外,ispace公司希望拍攝一些月球表面照片,并且為未來的任務進行導航系統(tǒng)驗證。
ispace公司已經(jīng)完成了著陸器的初步設計評審,這顆著陸器將包含兩輛漫游車。其中一艘是較大的“母車”,它能夠?qū)⑤^小的“子車”送入到月球熔巖洞的洞口。兩輛漫游車之間將通過一根繩索連接,這跟繩索將同時兼?zhèn)涔╇姾屯ㄐ殴δ堋?/p>
然而這個項目即使無法完成復雜操作也可以算作成功。對于這個計劃在2021年中期發(fā)射的項目,ispace公司定義的成功就是實現(xiàn)軟著陸并且在月球表面生存一天時間。任何的多出探索活動都將被視作一種額外的收獲。
在電話會議中,Hakamada聲稱公司希望向潛在的客戶展示向月球表面投遞30公斤負載的初步能力。但是他也有著更長期的計劃,使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大負載的遞送服務。此外,該公司正在研發(fā)從月球極地開采冰層并轉(zhuǎn)變成火箭燃料的技術。
Hakamada聲稱:“在2030年前后,我們期待能夠開始研發(fā)推進器燃料并且將它提供給太空中的火箭。”他希望到時候?qū)⒂袛?shù)百人已經(jīng)在月球上或者月球軌道中開始工作來建造一個工業(yè)基地。十年后,也就是2040年,他計劃是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座“月球谷”, 那里不僅將設立不同的行業(yè),而且每年的游客數(shù)量將達到數(shù)千人。Hakamada聲稱:“如果我們能夠以目前的速度繼續(xù)進行研究,我們相信我們能夠建造這樣一個世界。”
Hakamada所帶領的團隊——Hakuto參加了谷歌的月球X大獎。自從這場大賽落下帷幕之后,Hakamada就繼續(xù)投身于自己創(chuàng)建的ispace公司。他聲稱公司目前已經(jīng)籌集到了9500萬美元,足以讓他們完成衛(wèi)星和著陸器這兩個項目。
這是相當充足的資金,但是在公司開始制造飛行器之前,我們難以對其擁有太大的信心,即使它的初步設計聽起來似乎不錯。ispace公司的長期目標是值得贊賞的,但是它似乎嚴重低估了其中的困難,比如說前往極地冰層區(qū)域、在超低溫環(huán)境下采集冰層以及借助冰制造燃料等。這些全都是史無前例的工程學挑戰(zhàn)。
此外,即使是樂觀估計,美國宇航局重返月球的計劃在2020年代末之前也無法將少量人類送上月球表面,更不用說數(shù)百人了,而中國的登月計劃也要等到2030年代初期。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