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還是家鄉(xiāng)?是大部分都市輕年的節(jié)前選擇焦慮癥集中爆發(fā)的地方。也就是在這一刻,更多年輕人意識到城市生活的另一面,那些兵荒馬亂之后對結(jié)果的篤定,凌晨時分對面辦公室的白色燈光,以及收獲同事認可的喜悅時分……
“節(jié)前焦慮”是都市青年的流行病。在吃上一口媽媽菜之前,他們通常要趕在deadline之前狂敲鍵盤,在名為年終工作匯報的PPT前抓光頭發(fā),沮喪地把個人旅行計劃中的2018年改成2019,私信老板打好招呼,時刻盯著12306的車票信息,拎著大包小包擠進味道復雜的車廂,才能在數(shù)個小時的顛簸后,灰頭土臉地推開家門。
回到故鄉(xiāng),當敲鍵盤、寫方案的手握緊酒杯,昔日閨蜜的話題從明星八卦轉(zhuǎn)到奶粉代購,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是干枯河床里的船,熟悉中也有一絲陌生。他們在關(guān)于結(jié)婚、房價的現(xiàn)實關(guān)切前丟失了職場中所表現(xiàn)的自信。
他們含糊其辭,對未來一知半解的態(tài)度令旁人扼腕。他們只得匆匆掏出兜里的手機,深深低下頭去,仿佛回到了小學時代,那個拿著打了59分的卷子,在家門口徘徊的炎熱午后。
也就是在這一刻,更多年青人意識到城市生活的另一面,兵荒馬亂之后對結(jié)果的篤定,凌晨時分對面辦公室的白色燈光,以及收獲同事認可的喜悅時分。城市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機遇,見識和自我實現(xiàn)的可能。
家鄉(xiāng)不是一勞永逸的烏托邦,城市也不只是燈紅酒綠的繁華地,它更像一面多棱鏡,折射出年青人生活的更多層次。
全球最美的城市
這是一座口袋里的城市,但它足夠大,大到足以容納2億人在此安家;它有4000萬常住居民,相當于兩個北京或117個冰島;它足夠復雜,這里的居民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地理范圍足以囊括五洲四洋;它也足夠包容,書寫著他們自己的生活日常和關(guān)于這座城市的點滴。
觀察這座城市的居民構(gòu)成,你會驚嘆,它可能是全球最美,最年輕的城市。70%的90后,60%的一二線城市居民,以及將近80%的女性居民,為這座城市奠定了文藝與蓬勃的氣質(zhì)。
這里居住著偏愛茶黑色眼線筆的劉嘉玲,愛吃薯片的歐陽娜娜,以及吐槽自己腿上有脂肪瘤的張雨綺。這里也活躍著300多萬全中國對生活方式最有見地的意見領(lǐng)袖。她們之中有浙江大學在讀的樂高謎,有喜歡真人CS的券商白領(lǐng)和年輕媽媽。
一切始于對好東西的探索欲。對于居民來說,這座城市更像是一個便捷的游樂場,“這里有很多優(yōu)質(zhì)且小眾的好東西,光看別人的視頻筆記覺得很滿足。”曉安是一名來自浙江的大三在讀學生,得知小紅書是緣于一次和閨蜜聊天,“當時有一陣子特別流行收納術(shù),閨蜜在微信上給我推了一條收納術(shù)的小視頻,從此就被小紅書種草了。”
和很多在校學生一樣,曉安課余時間喜歡宅宿舍看電影或是聊天來打發(fā)時間,“我屬于比較宅的那種,不喜歡社團交際。”不愛交際活動,成績也平平,雖然曉安看起來是個不爭不吵,處事隨和的“小透明”,但她卻有著舍友無法理解的執(zhí)拗,比如通過某些方式記錄下自己關(guān)于成長或者正在做的事。
從初中開始,曉安便堅持記錄,把對生活的感悟?qū)懺谌沼洷旧希紶柨纯匆郧暗臇|西,從歪歪扭扭到娟秀的字跡,讓她“有一種很踏實的,獲得成長的感覺。”
她對鋼筆也有著特殊的執(zhí)念,但很難找到可以討論鋼筆使用心得的同好,“一說起鋼筆,她們知道的就只有英雄牌”。在小紅書,她入手的第一件好物便是一支淡藍色的KAWECO·SkyLineSport系列鋼筆,“很輕巧,而且冬天也很好出水。”
除了寫日記,曉安也開始把自己所經(jīng)歷美好事物錄成視頻,發(fā)到小紅書的賬號上,“現(xiàn)在我有兩個日記本了,一個用來寫,一個用來拍”,她篤定地說,“一步一步來,不需要掌聲我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短視頻里的生活
和曉安一樣,城市中的居民并沒有像自媒體們所宣稱的那樣“假裝在生活”。它是這樣一座城市,慷慨地為遷徙至此的居民提供真實表達的場所和恰如其分的服務。以視頻筆記為窗口,小紅書讓這里的每一個居民看見了一種“位于別處的生活”。
楊皓的電腦桌面簡潔、規(guī)矩,文件夾工整地排成兩列。但是在桌面右上角的一個文件夾卻打破了這種規(guī)矩。“左邊”,他用鼠標框住兩列密密麻麻的文件夾,“這是工作”。“而右邊呢”,他雙擊打開那個名為“一刻”的文件夾,“這些是我自己的動態(tài)攝影作品”。
對現(xiàn)在的楊皓而言,記錄生活最簡單,也最真實的方式就是影像。這個有點兒文藝范的初衷始于兩年前的一個周末。彼時楊皓和女友相約去故宮游覽,“大概是到了下午五點半那會兒,我們看見了故宮的黃昏,很有《末代皇帝》里老皇城的味道。”歷史系出身的女友讓正在買糖葫蘆的楊皓拍一段小視頻,“但是回來后一看不太行,根本沒那個感覺。”
這讓他琢磨起動態(tài)攝影來,女友給他買了一款入門級單反,楊皓平日工作任務繁重,有時候一個bug就要消耗他2個小時。“雖然也想放棄,但是這好歹也是一個半月工資買的啊,于是又撿起來了。”
楊皓也承認,有時候?qū)懘a沒思路了,拍拍照片反而能緩解焦慮情緒,提供靈感。女友經(jīng)常逛小紅書,時不時讓他看一些攝影視頻教程。在女友的慫恿下,楊皓也成了一名“小紅薯”,“代碼寫不出來就刷兩眼上面的圖片”。
拍Vlog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年青人之間流行起來,成為他們記錄生活和表達個性的主要方式。楊皓一有時間就會拿著單反拍拍自己的寵物做成Vlog,然后把作品放在小紅書上,文藝得不像程序員。
現(xiàn)在,楊皓正準備將代碼與影像結(jié)合起來,搭建一個攝影愛好者社區(qū),看著眼前的浮光掠影,總讓他有一種“生活在別處”的感覺。
尋找中成長
如果時間退回至五年前,曉安還是學校里不溫不火,有點兒自卑,除了考學沒有其他目標的普通姑娘。楊皓也許還蹲在大學校舍的椅子上,手捧泡面,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電腦屏幕里的一行行Java代碼。
時間默默地改寫著這座城市中每個人的劇本,相比五年前青澀的自己,如今的曉安和楊皓更踏實,對未來也多了一份篤定和從容。
和曉安、楊皓一樣,年輕人的成長并非一蹴而就。對他們而言,生活中那些真實的美好總像金子一樣讓人念念不忘。小城彌漫著鄉(xiāng)愁,它是青年導演畢贛腦海中那個有點兒頹圮,但頗具詩意的長鏡頭。
北上廣則潛伏著機遇,四通八達的交通網(wǎng)和錯綜的商業(yè)網(wǎng)絡足夠敏感,它們捕捉著未來的氣息,讓身處其中的個體擁有一份能夠觸摸黎明的驕傲。
但美好的事物總是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正如成就與汗水總是如影隨形。你也許能逃離北上廣,但你無法逃避生活。流行于朋友圈的吐槽和喪文化給人們快感,它們提供了一個又一個情緒風口,心酸與憤懣讓他們在瞬間飛起,也讓他們失去了理智的判斷與行動能力。
與此相反,生活的力量從不在某一刻彰顯,每個人都在時間中爬行,穿越鄉(xiāng)村與城市,只有滿懷希望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正如真實的美好從不唾手可得,它需要銳利的眼光,枯燥的訓練,一些寂寞,和從出發(fā)開始就決定不再回頭的勇氣。漫長,艱辛,但仍值得我們奮力追逐。
這正是小紅書所倡導的品牌內(nèi)涵——“找到你想要的生活”,對于居住在這座城市中的每個人而言,她們?nèi)詫⒃诖藢ひ挘剿鳎隈R不停蹄地趕赴中體味城市的萬千多態(tài),而這個尋找的過程,恰恰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愿你道路漫長,但仍充滿希望。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