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H100]
過去多年中,美國手機芯片和電信專利巨頭高通公司,曾經在歐盟等諸多國家地區(qū)遭到反壟斷調查和罰款,罰款總額大約為80億美元。據外媒最新消息,知情人士透露,最早在當地時間周四,高通公司可能面臨歐盟委員會的第二筆反壟斷罰款,原因是該公司在十多年前阻止一家競爭對手進入市場。
據國外媒體報道,該公司在2015年受到歐盟的反壟斷調查。當時歐盟委員會指控高通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進行掠奪性定價,目的是迫使英國手機軟件開發(fā)商Icera出局。Icera目前隸屬于英偉達公司。
該委員會表示,高通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兩家客戶出售了一定數量的UMTS基帶芯片組,將Icera拒之門外。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歐盟反壟斷執(zhí)法部門周四可能對高通實施懲罰措施,而另一名知情人士表示,這一決定可能會推遲到下周。
歐盟委員會對企業(yè)的罰款最高可達其全球營業(yè)額的10%。
去年,歐盟委員會在另外一宗反壟斷調查中,對高通公司開出了9.97億歐元(相當于11億美元)的巨額罰款。在這一調查中,歐盟委員會裁定高通向智能手機制造商蘋果支付了特殊的費用,以換得獨家手機芯片供貨權,排擠了包括英特爾在內競爭對手。
眾所周知的是,后期,蘋果和高通之間爆發(fā)了訴訟大戰(zhàn),英特爾一度成為蘋果唯一的手機基帶處理器提供商。不過不久之前,蘋果和高通意外達成了和解協議,蘋果向高通做出了妥協,以便獲得該公司的5G基帶處理器供應,盡早推出5G手機。
外媒指出,這可能是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特格(Margrethe Vestager)在10月31日任期結束前對一家科技公司的最后一次制裁。
巨額罰款,尤其是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罰款,一直是她擔任歐洲反壟斷執(zhí)法者五年以來的一個特點。這些舉動也導致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于歐盟委員會和維斯特格的不滿,認為對美國科技公司不公平。
不過高通公司已經是許多國家地區(qū)反壟斷調查的“�?�”,包括韓國、中國等國家地區(qū)的反壟斷機構均開出過罰單。面對這些處罰,高通公司逐步下調了手機專利費標準,但是仍然在電信專利授權費問題上遭到蘋果等公司的質疑。
今年五月份,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向法庭起訴了高通公司,理由是對方存在諸多濫用電信專利授權和手機芯片市場主導地位的不公平競爭行為,該機構對高通提出的一些指控和蘋果公司類似。最終,美國法官高蘭惠裁決高通公司實施壟斷行為,要求其調整電信專利授權業(yè)務,尤其是不僅僅需要向智能手機廠商提供專利授權,也要向中國臺灣聯發(fā)科在內的調制解調器直接競爭對手提供專利授權。這一判決將會導致全球智能手機的成本下調。
不過本周,美國司法部、美國國防部、能源部等機構向法庭“說情”,希望法庭在案件上訴期間暫停執(zhí)行上述對高通的判決書,這些政府機構認為這將會損害高通公司在5G通信領域中的領導地位。
之前,高通也向法庭提出了暫停執(zhí)行判決書的請求。高通認為如果目前和所有的廠商重新簽署專利授權協議,一旦在上訴中獲得勝利,高通將無法重新修改這些協議,從而給自身業(yè)務帶來負面影響。(騰訊科技審校/承曦)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