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果麥文化順利過會,再加上前段時間通過審核的博納影業(yè),A股市場將同時迎來兩家“韓寒概念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韓寒作為賽車手效力的力盛賽車2017年成功上市,市場已經(jīng)領(lǐng)教過一回韓寒的影響力。
這3家公司,代表了韓寒的三種身份,賽車手、作家、導演,背后也站著韓寒的三位“貴人”,夏青、路金波和于冬:賽車事業(yè)的領(lǐng)路人,將韓寒從青年作家包裝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定義者,以及幫助韓寒出圈的幕后推手。
這個在中國輿論場活躍了20年的人物,正在褪去其少年時代的青澀感,通過創(chuàng)立亭東影業(yè),以及投資果麥文化和博納影業(yè),逐漸勾勒起一個商人的野心版圖。
賽車,為他人做嫁衣
上世紀90年代,溫州人夏青經(jīng)歷7年銀行會計和3年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生活后,28歲那年來上海創(chuàng)業(yè),在包裝印刷和房地產(chǎn)行業(yè)收益頗豐。2000年,他花100萬元收購了一支車隊,正式進軍賽車圈。
幾乎在同一時間,韓寒退學后通過《三重門》小賺了一筆,游蕩北京玩賽車,雖然也加入過幾支車隊,但純屬草臺班子。
一個是半路出家的車隊老板需要挖掘新鮮力量,一個是初出茅廬的車手需要職業(yè)化培養(yǎng),雙方一拍即合,2004年見了一面,幾個月后就在電話中敲定了加盟的事。
沒過幾年,夏青的眼光得到證實,韓寒在賽車場上大放異彩,冠軍拿到手軟。
在夏青的操盤下,旗下公司力盛賽車(002858.SZ)以賽事運營、賽車隊經(jīng)營、賽車場館經(jīng)營、汽車活動推廣四大業(yè)務,沖擊A股上市,2017年初終于如愿以償。
按照公司招股書的表述,韓寒的價值無處不在。當時的市場分析認為,韓寒的名氣,是力盛賽車最大的看點,也是最大的賣點。
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夏青持有過半股權(quán),但當時公司的金字招牌韓寒,并不持有任何股份。
2015年6月,力盛賽車和韓寒合資成立上海桿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實收資本100萬元。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該公司分別虧損了52.48萬元和84.21萬元。
次年8月,上市公司收購了韓寒所持的50%股權(quán)。如果以凈資產(chǎn)價格收購,相當于韓寒投了50萬元,1年時間虧掉了十幾萬。
同在2015年6月,力盛賽車與韓寒等人合資成立上海荔盛艾甫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持股70%,韓寒持股7%,但這家公司5個月之后就直接注銷了。
總之,韓寒與力盛賽車的資本合作,最后都告吹了。此后幾年,連業(yè)務合作都減少了。
韓寒仍然留在力盛的上汽大眾333車隊,但同時也在CTCC和斯巴魯車隊效力。再之后,韓寒淡出賽車圈,這幾年連參加比賽的頻率都降低了很多。
2018年之后,力盛賽車也不在自己的年報中重點提及韓寒。公司的幾大業(yè)務日漸式微,業(yè)績下滑、市值暴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yè)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2億元、-804.61萬元,分別同比下降55.96%和151.23%。
寫作,資本路崛起
韓寒最早被人所知,還是因為作家身份。
1999年以一篇《杯中窺人》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一炮而紅,2000年的《三重門》、2001年的《零下一度》、2002年的《像少年啦飛馳》都成為當時的暢銷書。
韓寒早年出書,基本上都是隨便挑的出版社,飽受隱瞞印數(shù)與版稅的困擾,他多次寫文章加以嘲諷。
2003年,韓寒認識路金波,以5000塊的低價就把作品的漫畫改編權(quán)賣掉,開啟了首次合作。
2年后,韓寒在博客上發(fā)表聲明,宣布收回某出版社的《長安亂》版權(quán),因為該出版社及其委托的發(fā)行人私自盜版了這部作品。
韓寒跟出版社打官司的消息爆出來,當晚,路金波找上來,在上海以8萬元的低價簽下韓寒——不久之后路金波簽下安妮寶貝,花了200萬元。
2007年,路金波去賽車場找韓寒,沿路遇到好幾個女孩跟他打招呼,他覺得奇怪。后來對方告訴他,她們都是韓迷俱樂部的,都認識韓寒的出版人。
路金波這才意識到,作為一個中國頂級明星的出版商,他因此多了很多曝光率和知名度。
2012年路金波從萬榕書業(yè)離開,創(chuàng)立果麥文化,旗下作者包括韓寒、易中天、楊紅櫻、蔡崇達、張皓宸、嚴歌苓、馮唐等。
這一次,韓寒沒有錯過資本盛宴。
果麥文化成立之初,韓寒的母親周巧蓉就作為路金波唯一的合伙人出資,持股10%,經(jīng)過多輪融資,周巧蓉套現(xiàn)數(shù)千萬元后,仍然持有果麥文化4.5278%的股權(quán),進入前十大股東名單。
2017年-2019年,韓寒及其實際控制的上海有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均為果麥文化前十大版權(quán)采購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韓寒很少自己寫書,上一部作品還是2014年與電影《后會無期》同步推出的配套作品《告白與告別》。韓寒依托閱讀類APP一個,打造了一個文學矩陣,相當于從單一的作者,演化為一個作者群,從自己寫書,到幫別人出書。
電影,三重身份完美結(jié)合
韓寒近年的事業(yè)重心,轉(zhuǎn)移到了電影上。
2014年前后韓寒籌拍《后會無期》,由自己的出版人路金波和制片人方勵投資,韓寒負責編劇和導演,方勵當制片人,路金波協(xié)調(diào)外聯(lián)和商務。
后來,他們還引入了一位出品人,博納影業(yè)于冬,博納負責影片的宣發(fā)事宜。
幾位大佬強強聯(lián)手相助,導演新手韓寒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后會無期》票房6.29億元,力壓同期上映的《小時代3》。
2016年韓寒的亭東影業(yè)成立,博納成為主要投資人之一,持股11.25%,為僅次于韓寒和阿里影業(yè)的第三大股東。另外,博納影業(yè)還投資了果麥文化,持股9.2541%,同樣是第三大股東。
路金波的母親孫妮,為亭東影業(yè)第五大股東,持股5.93%。啟信寶顯示,孫妮還擔任公司董事。
那時候,正是博納影業(yè)從納斯達克退市,準備A股上市的關(guān)鍵時期。公司迫切需要新故事,韓寒正是這些故事的核心之一。
后來,博納影業(yè)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2017年初韓寒“突擊”入股,最終持股0.06%。
韓寒的亭東影業(yè),與果麥文化及博納影業(yè),結(jié)成利益共同體。在它們的聯(lián)合操盤之下,韓寒后來的兩部電影《乘風破浪》、《飛馳人生》表現(xiàn)不錯,分別斬獲票房10.49億元和17.03億元。
果麥文化在其IPO招股書中披露,公司分別斥資1720萬元和2800萬元投資韓寒電影,2017年-2019年分別獲得投資收益88.67萬元、1394.72萬元、817.87萬元。
在博納影業(yè)近幾年的片單中,除了《紅海行動》《中國機長》《湄公河行動》這幾部“大國題材”,就屬韓寒的幾部片子較為出彩。
至此,韓寒的名導身份高調(diào)定格。
韓寒的三重身份,其實并不分離。作家身份是導演身份的基礎(chǔ),導演的電影也都與賽車相關(guān)。
當韓寒持股的果麥文化和博納影業(yè)上市在即,我們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飛馳人生》中說盡車手與車隊的愛恨情仇,多少有點調(diào)侃力盛賽車的意味。
亭東影業(yè)會獨立上市,讓韓寒續(xù)寫資本之路的新章節(jié)嗎?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