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叮咚買菜發(fā)布2023年一季度業(yè)績報告。財報顯示,叮咚買菜一季度總營收約49.98億元,同比下降8.2%;凈虧損5240萬元,2022年同期凈虧損4.774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叮咚買菜第一季度凈利潤為610萬元,而2022年同期凈虧損4.22億元。
營收方面,叮咚買菜在第一季度的商品收入達到人民幣49.37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1%。服務收入為人民幣5970萬元,同比下降12.9%,公司稱主要原因是其正在優(yōu)化會員結構。此外,該季度單倉日均單量同比增長7.7%,用戶下單頻次提升13.8%。
去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因此叮咚買菜同期比較的數據也較為特殊。去年上半年,叮咚買菜在長三角區(qū)域的營收同比增長47.9%,實現3.7%的正向經營利潤率。也是在2022年第二季度,叮咚買菜首次實現階段性盈利。
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的GMV同比下降6.8%至54.51億元,2022年同期為58.51億元人民幣。關于GMV的下降,叮咚買菜表示,原因之一是2022年同期華東地區(qū)疫情導致供給量提升;此外,叮咚買菜去年從一些短期內無法盈利的市場撤出,影響了今年的GMV。公司還減少了補貼和折扣,因此造成了GMV的下降。叮咚買菜表示,不包括3月份,2023年1月和2月產生的GMV同比增長5.3%。
2023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的履約費用達11.96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減少19.4%。履行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從2022年同期的27.3%降至23.9%。
實際上,去年叮咚買菜已經在減少各項開支,但在商品研發(fā)上投入較多,用增加自有品牌商品的方式增強毛利率。如今這一戰(zhàn)略已有成效。財報發(fā)布后的電話會披露,叮咚買菜以預制菜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占整體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用戶滲透率達到70%以上。
今年2月,叮咚買菜還在供應商生態(tài)峰會上宣布,平臺預制菜目標規(guī)模將達到50億元銷售額,并面向全行業(yè)招募“預制菜合伙人”。
投入商品之外,叮咚買菜繼續(xù)高強度的“降本增效”。第一季度履約成本下降的同時,叮咚買菜的銷售市場費用和商品研發(fā)開支也同比減少�;诖�,該季度叮咚買菜實現毛利率30.7%,較上年同期的28.7%增加2%。叮咚買菜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以及全年會繼續(xù)保持Non-GAAP盈利。
不過,在用收縮市場規(guī)模和減少“生鮮”品的方式實現盈利后,叮咚買菜很難再放棄上述戰(zhàn)略,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保住自身的優(yōu)勢。截至2023年3月31日,叮咚買菜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為57億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為64.93億元。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