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炎熱的夏季到來,持續(xù)的高溫天氣催生了“清涼消費”,西瓜、荔枝等時令水果集中大量上市,消暑的冷飲、瓜果成功躋身食品銷售榜單,消費者對水果需求量逐漸增加。方便快捷、種類豐富的果切成為新的“消暑神器”,免去清洗、削皮、切塊等一系列操作,讓水果的消費場景不再受限,現切、拼盤等果切形式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果切行業(yè)或將迎來新的消費增長。
消費者健康意識日益增長,果切成為創(chuàng)業(yè)新風口
近幾年中國水果產量不斷增加,陜西、廣西、廣東等省份的水果種植面積均超過1000萬畝,2021年中國水果產量達到29970.20萬噸,再創(chuàng)新高。中國水果產業(yè)發(fā)展推動了產業(yè)鏈的進一步完善,使衍生產業(yè)果切市場的發(fā)展進入白熱化階段。
從美團平臺搜索數據來看,入夏以來,果切/果撈及關聯詞搜索量同比增長率超60%。經美團閃購調研測算分析,果切品類線上規(guī)模2021年至2026年預測年復合增長率為28.7%,已達上千億規(guī)模市場,果切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引得不少品牌入局。
另外據餓了么平臺統計,截至今年3月,餓了么平臺果切商戶數量達3.5萬家,同比增長約150%。百果園等經典水果品牌紛紛調整門店類型,推出各種果切產品;2017年成立的切果NOW,依靠果切類目發(fā)展,從5家門店擴展到如今近800家專營店,2022年銷售額達7.8億元。眾多商家通過抓住果切品類增長的紅利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提升。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營養(yǎng)知識的豐富,健康飲食成為國人全新的生活態(tài)度,消費者飲食習慣的多樣化、健康化也讓水果在日常生活中的食用頻率大大增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查數據顯示,近四成的消費者每天都有吃水果的習慣,36.6%和21.8%的消費者一周吃4-6次或1-3次水果。
為了解消費者對果切商品的消費需求及偏好,艾媒智庫聯合草莓派網民行為調查與計算分析系統,開展主題為“中國果切消費行為洞察數據”的全國隨機抽樣調查。調查數據顯示,超九成的消費者對果切有較強的購買意愿,果切商品不僅符合消費者的健康理念,還同時滿足了消費者的營養(yǎng)需求與休閑需求。
果切食用場景多元化,情緒價值日漸凸顯
果切是一種新型水果售賣方式,商家通過對整果進行清洗、去皮、去核、冷藏等操作后,包裝組合售賣。在“健康消費”與“夏季瘦身熱潮”的驅動下,相較傳統水果售賣方式,果切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即食需求,相關產品愈加熱銷。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查數據顯示,超九成消費者購買過果切,且購買意愿較強。其中,有69.3%的消費者直接購買已打包的盒裝產品;61.3%的消費者選擇現買現切,方便快捷的同時,還能保證水果的新鮮度;50.5%的消費者偏好自助挑選搭配已切好的水果,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自助式在品類上有更多選擇,口感也更加豐富。
果切水果種類繁多,消費者有各式各樣的選擇,數據顯示,超七成的消費者偏向于購買當季水果,炎炎夏日,西瓜成為消費者選購水果的TOP1;59.5%的消費者偏向于購買平價水果,如哈密瓜、菠蘿、芒果等,這些水果單價較低,可以滿足消費者清涼解渴的需求,也是各商家控制成本的優(yōu)先選擇。其次,有49.3%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水果撈、酸奶水果等商品,現切水果配上豐富的“醬汁”,如陳皮粉配芭樂、酸梅粉配脆芒果,這些搭配方式讓水果酸甜的味道更加濃郁,口感更加爽脆,水果撈的多種DIY方式成為新晉網紅水果店的熱銷商品。
以往水果常常作為茶余飯后的營養(yǎng)補充食品,現在在營養(yǎng)價值之外,水果的情緒價值也開始顯現。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除了在家食用果切外,在露營、野餐等戶外場景也傾向于選擇果切,占比48.3%。
露營作為短途出游的重要娛樂方式,“郊游露營”也成為年輕人出游休閑必打卡項目之一。以往露營愛好者們習慣將帳篷、天幕、全套炊具、水和食物等各種裝備全部帶上,“搬家式露營”讓人叫苦不迭,“減負露營”的呼聲隨之越來越高。各電商平臺紛紛抓住商機,露營者可以通過網購快送提前預訂所需商品,人到營地時,預訂的商品也同時到達。叮咚買菜數據顯示,在露營場景中,下單最多的商品為時令水果、酸奶、咖啡、開袋即食的食品與燒烤配菜,選購的商品多以方便快捷的休閑食品為主,“露營+野餐”的組合讓不少消費者將果切列入出游食品清單。
每逢節(jié)假日露營高峰期,來自露營地的訂單量都會大幅上漲,露營經濟進一步帶動了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guī)模達到1134.7億元,同比增長51.8%,預計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guī)模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4402.8億元。未來隨著露營市場的發(fā)展,不論是帳篷露營、精致露營還是房車露營,通過“營地+”的模式,都能使露營產業(yè)實現與更多相關產業(yè)生態(tài)的有效連接與融合。
消費升級的趨勢深化推動了水果行業(yè)的變革,果切讓水果更加“休閑化”、“零食化”,也使水果消費朝著消費場景更豐富、消費頻次提高與消費品類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線上+線下”相結合,即時零售助力消費增長
對于水果零售店來說,店鋪的選址、裝修、周邊客戶的推廣等環(huán)節(jié),都決定著店鋪銷售額的高低,在中國電商行業(yè)發(fā)展成熟的背景下,各商店緊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更注重線上線下多購物渠道的運營。
從消費者購買果切的方式來看,超六成的消費者在線上線下渠道都購買過果切產品,25.9%的消費者選擇線下購買,線上購買的消費者占比13.0%。多平臺的線上銷售可以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通過對比多家商品的種類與價格優(yōu)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相較于線上購買的便攜優(yōu)勢,線下購買以直接確認水果的品質、店內衛(wèi)生情況和店員操作流程透明化的獨特優(yōu)勢吸引消費者。
水果種類的豐富度、水果新鮮度、營養(yǎng)價值、是否合個人口味等成為了消費者在選購果切產品時比較關注的因素。同時,部分商家會設置“充值有優(yōu)惠”、“分享有禮品”等活動為店鋪進行推廣,以更新優(yōu)惠活動和發(fā)放優(yōu)惠券吸引顧客添加微信,建立社群,使用社交工具來輔助商品交易。
社交零售作為新型銷售模式,用戶基數大、渠道多,能夠迅速占領市場。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社交電商的交易規(guī)模達28542.8億元,同比增長20.0%。隨著社交流量與電商交易不斷深入融合,預計2023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yè)的交易規(guī)模將達34165.8億元。水果零售店可通過社交零售以較低的成本擴大店鋪銷售范圍。
線下店鋪的運營必然會帶來房租、裝修成本的增加,對于低成本的果切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只做線上外賣的經營模式可以減少大部分開支,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在一流地段的末流點位設置門店,以外賣為核心銷售渠道,消費者的線上購物選擇愈發(fā)多元化。調查數據顯示,64.1%的線上消費者選擇在線上商超平臺購買果切,57.5%的消費者選擇社區(qū)團購,其次是短視頻電商團購(48.9%)和社群下單(45.0%)。線上店鋪可以通過新店特權、滿減活動、平臺活動、參加各種精選聯盟等活動獲取更高的流量,用優(yōu)惠的價格吸引消費者購買,增加客流量,達到店鋪與消費者共贏。
總的來說,果切的消費增長離不開線上銷售平臺,也離不開線下實體零售,二者的結合給商家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經濟收益,這得益于即時零售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guī)模達5516億元,同比增長38.14%。即時零售推動線下零售與線上流量入口深度融合,擴大了實體零售的服務半徑,為中國零售業(yè)注入了新活力,也為品牌商家開辟出一條全新賽道。近幾年來,諸多水果品牌紛紛加碼即時零售賽道,謀求發(fā)展新路徑。
果切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應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防線
近年來果切銷量呈爆發(fā)式增長,但是在某些內容平臺上,仍能看到部分消費者對果切價格與食品安全的擔憂,“多家品牌果切菌落數堪憂”、“你遇到過果切刺客嗎”等熱門話題出現在社交網絡上。據湖北電視臺報道,2022年,百果園部分門店存在將水果違規(guī)分級、售賣隔夜果切水果的亂象。后續(xù)官方迅速徹查此事并發(fā)布道歉聲明,但依然給消費者留下了難以消除的偏見和顧慮。
本次調查中,有超九成的消費者關注過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報道,61.2%的消費者認為被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對未來果切的購買有較大影響,34.1%的消費者認為有一定的影響。
對于食品行業(yè)來說,落實食品安全是各商家和企業(yè)的首要職責。果切市場雖發(fā)展迅猛,其仍屬于新興行業(yè),沒有統一的市場監(jiān)管標準。2022年果切市場亂象頻發(f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fā)布了《即食鮮切果蔬制作服務規(guī)范(食品經營者)》,但落實效果甚微,從水果的處理到售賣,整個流程依然漏洞百出。調查數據顯示,超半數消費者購買果切時遇到過質量問題,更甚者因此而健康受損。
面對商品包裝規(guī)格不統一、價格產地信息不透明、加工流程不規(guī)范等種種亂象,食品安全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規(guī)范行業(yè)標準化管理刻不容緩。首先,鮮切水果的原料品質應該同整果遵循相同原則,以次充好和使用壞果生產果切都是市場監(jiān)管部門需要加強監(jiān)管的重要問題;其次是水果切分、貯存、配送等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保鮮條件的落實。鮮切水果因易氧化和細菌污染等問題需要在冷藏條件貯存,且最佳食用時間為4小時以內,如何確保從購買到食用期間水果的新鮮程度與食品安全,商家需要對包裝方面做進一步升級。
線上購買果切產品,由于配送時間不一,商品的冷藏保鮮顯得尤為重要,超九成消費者希望外賣配送時能提供保鮮設備,冷鏈物流在食品運輸中顯得越發(fā)重要。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guī)模為6371億元,同比增長11.8%,預計2025年將達到8686億元。消費者對食品的營養(yǎng)性、高品質與口感需求的大幅提升,加之生鮮電商的快速發(fā)展,共同助推冷鏈物流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迸發(fā)市場活力。
果切品類的未來有著良好的市場預期,各商家應競逐高質量發(fā)展賽道,以更豐富的品類,更安全優(yōu)質的果品,更嚴格規(guī)范的市場管理消除消費者的顧慮。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