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對于人工智能(AI)來說,是一個獨特而動蕩的一年。它見證了無數(shù)產(chǎn)品發(fā)布、企業(yè)內部權力更迭、關于 AI 災難的激烈政策辯論,以及尋找下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的競賽。然而,我們也看到了具體的工具和政策出臺,旨在使 AI 行業(yè)更加負責任,并對權力強大的參與者進行問責。這一切對 AI 未來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希望。
以下是 2023 年人工智能帶來的主要啟示:
1、生成式 AI 的發(fā)展方向仍不明確
本年度伊始,大型科技公司紛紛投入生成式 AI 的研發(fā)。OpenAI 的 ChatGPT 取得了巨大成功,促使每個主要的科技公司發(fā)布自己的版本。盡管出現(xiàn)了多種 AI 模型,如 Meta 的 LLaMA 2,谷歌的 Bard 聊天機器人和 Gemini、百度的文心一言 (Ernie Bot)、OpenAI 的 GPT-4 等,但我們尚未見證任何 AI 應用一夜成名。微軟和谷歌推出的 AI 驅動搜索功能并未如預期那樣成為殺手級應用。
2、對語言模型的理解加深,但仍有許多未知
盡管技術公司正在快速推出大型語言模型產(chǎn)品,但我們對它們的工作原理仍然知之甚少。這些模型常常捏造信息,并存在嚴重的性別和種族偏見。今年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不同的語言模型會產(chǎn)生不同的政治偏見,它們可被用于黑客攻擊人們的私人信息。
3、AI 末日論成為主流討論話題
關于 AI 可能對人類構成存在風險的討論在今年變得普遍。從深度學習先驅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和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到頂尖 AI 公司的 CEO,如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和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加州國會議員泰德·劉(Ted Lieu)和愛沙尼亞前總統(tǒng)克爾斯蒂·卡柳萊德(Kersti Kaljulaid)等眾多科學家、商界領袖和政策制定者都參與了討論。
4、AI「狂野西部時代」的結束
多虧了 ChatGPT,今年從美國參議院到七國集團都在討論 AI 政策和監(jiān)管問題。歐洲立法者在今年年初達成 AI 法案的共識,將引入約束性規(guī)則和標準,更負責任地開發(fā)風險較高的 AI,同時禁止某些「不可接受」的 AI 應用。
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具體政策建議是水印——文本和圖像中可被計算機檢測到的隱形信號,以標記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水印可用于追蹤剽竊行為或幫助打擊虛假信息,今年我們看到有研究成功地將水印應用于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和圖像。
忙碌的不僅僅是立法者,還有律師。藝術家和作家們認為,人工智能公司未經(jīng)他們的同意,擅自使用了他們的知識產(chǎn)權,并且沒有給予任何補償,因此我們看到了數(shù)量創(chuàng)紀錄的訴訟。
在一次令人興奮的反擊中,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新的數(shù)據(jù)投毒工具「Nightshade」,它可以讓藝術家通過擾亂訓練數(shù)據(jù)的方式來反擊生成式人工智能,從而對圖像生成人工智能模型造成嚴重破壞。這場反抗正在醞釀之中,期待明年會有更多的草根力量來改變科技的力量平衡。
隨著 2023 年的結束,我們對 AI 的未來充滿期待。盡管存在許多挑戰(zhàn),但在這一年里,我們對 AI 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對如何更好地利用這項技術有了更多的思考。接下來的一年對于確定生成式 AI 的真正價值至關重要。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