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一区二区,高清日本亚洲愉拍自拍欧美精品一级
首頁 > 資訊 > 評論

中國手機江湖生變

2024/05/06 09:11      微信公眾號:DoNews 雁 秋


  隨著華為高端手機強勢回歸,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生變。Counterpoint、IDC、Canalys幾大機構最近都陸續(xù)發(fā)布了2024年Q1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及廠商排名,不過統(tǒng)計結果有所差異。Counterpoint應該是最早公布的,其表示Q1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增長了1.5%。具體廠商排名依次為:VIVO、榮耀、Apple、華為、OPPO、小米。六大品牌三漲三跌。

  IDC則顯示Q1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6926萬臺,同比增長6.5%,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榮耀、華為、OPPO、Apple、VIVO,其中華為增幅高達110.0%。

  至于Canalys這邊的統(tǒng)計數據又有不同,Q1時期國內手機出貨量整體情況持平,銷量6770萬臺,廠商的排名情況是:華為、OPPO、榮耀、VIVO、Apple。

  過往不同機構對手機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排名的統(tǒng)計不盡相同,這主要是因為各機構的統(tǒng)計口徑略有差異,但整體趨勢差別不大。而這次的三份報告,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1.Q1手機市場表現還是比較樂觀

  2.華為歸來銷量大增,Apple、OPPO下滑明顯

  3.榮耀來勢洶洶

  此前,關于“華為回歸,誰影響*”的討論聲非常多,其中有不少聲音表示對榮耀的影響*。令人意外的是,大盤回暖之際,榮耀不僅沒有“掉鏈子”,還和華為一樣實現了銷量正增長,甚至在IDC的數據中,還超越華為以17.1%的份額拿下了市場*。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三份報告都指出了OPPO的同比下滑,降幅為14%或15.5%。放棄芯片業(yè)務、砍掉XR板塊的OPPO,將大部分力量放在對AI的布局之中,AI能否成為帶動其業(yè)務增長的新引擎,還有待繼續(xù)觀望。

  華為:失去的,我都會拿回來

  華為的強勢回歸,是本季度的亮點。從出貨量表現來看,IDC報告顯示,華為在Q1的同比增長率高達110%。Canalys給出的結論是,華為經歷了13個季度,重奪中國大陸市場*,憑借Mate及nova系列熱烈的市場反響,出貨量達1170萬臺,市場份額達17%。

  獲得這份成績,對華為來說實屬不易。過去幾年,受關鍵芯片缺失的影響,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排名從*滑落至“Others”,業(yè)績發(fā)布會主題也變成了“求生存”。不過,人們毫不懷疑華為會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2023年9月1日,華為在沒有任何官方預熱的情況下開始了Mate 60 Pro的預售。據公開數據統(tǒng)計,9月1日當天,華為Mate 60 Pro線上、線下雙渠道銷量總計約80萬臺,創(chuàng)下華為手機多項歷史新紀錄。

  Mate 60系列的火爆,直接拉動了華為手機在中國區(qū)市場份額的提升。IDC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華為以13.9%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第四,相較于2022年第四季度10.3%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36.2%。

  如果說Mate 60系列成功打響了華為的翻身之仗,那么新的Pura系列,大概率也會繼續(xù)擴大華為在市場的優(yōu)勢。

  4月18日,華為Pura 70再次以“先鋒計劃”的方式正式上市——外界認為,Mate 60的產品勢能進入末期,Pura系列自然承擔起穩(wěn)定市場的角色。

  華為再次展現出強大的產品號召力,不到一分鐘即告售罄。據雷鋒網報道,此次華為Pura 70系列的備貨較為充足,全系在生命周期內已經備貨1300萬至1400萬臺左右。截止到七月,華為給供應鏈的訂單在600萬左右,而且從分貨情況來看,只有Pro版本量比較少。

  顯然,華為對Pura 70系列早有規(guī)劃。即便是面對iPhone 16系列的競爭,華為也有望在今年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獲得不錯的成績。

  榮耀: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AI手機

  榮耀在離開華為后幾乎是重新開始,CEO趙明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那個節(jié)點上存在無數失敗的可能,甚至很多人以為榮耀完蛋了。”

  然而歷經市場的考驗后,榮耀拿了個*,市場占有率達到17.1%,比去年多了13.2%(IDC數據)。

  多項數據都證明,AI是拉開差距的關鍵。在大模型之戰(zhàn)中,榮耀展現出「清醒」的一面�,F階段,多數手機廠商都處于摸索階段,更多做的是“手機AI”——將AI大模型的能力作為一個“能力包”放入手機中,提供各類AIGC應用和功能。

  相比之下,榮耀選擇另辟蹊徑:做平臺AI,聚焦更底層的系統(tǒng)層。榮耀的AI不是簡單給手機裝個大模型,也不是一個操作系統(tǒng),而是一個用AI重構的操作系統(tǒng)。這是什么意思?我們以MagicOS 8.0中的任意門為例,用戶只需要“一步”——輕松一拖,就可以完成打車、導航、專有名詞搜索、商品比價、搜劇看劇等以往需要N多復雜操作才能完成的事。

  簡單理解的話,不是“我去找服務”,而是“服務主動來找我”。而且這種體驗是系統(tǒng)底層的,并不需要下載一個具備AI屬性的App。

  榮耀算是最早一批搭上AI這班車的手機品牌,在趙明看來,2016年就已是榮耀AI手機的元年。彼時,榮耀的價值主張和核心思想就已經是用AI來重構未來的服務。

  長達8年的鋪墊與探索讓榮耀走在AI手機的前沿,沿著清晰的AI手機戰(zhàn)略,榮耀的產品在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數據顯示,Magic6系列首銷*季度出貨量超過上一代首銷前二季度出貨量之和;搭載平臺級AI的榮耀Magic V2以及其他折疊屏家族產品,去年以來,同比漲幅最高達到 675.4%。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榮耀在對關鍵零部件和技術的掌控力上仍然比較依賴外部。從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拆解榮耀X30手機來看,該手機中的零部件有相當比例來自美國供應商,其中39%的零部件為美國制造,國產零部件占比僅為10%。

  另一方面,長久受華為體系的侵染,榮耀的產品可能還在使用華為原有的技術和專利授權,尤其是在通信技術、操作系統(tǒng)優(yōu)化等方面。對榮耀來說,技術自主的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很可能會制約其手機大模型的發(fā)展。

  .OPPO:押寶AI待破局

  據Canalys和IDC數據,OPPO穩(wěn)居Top3,表現也很不錯。

  IDC指出,OPPO在中高端手機產品線中采取全新的AI戰(zhàn)略,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銷量也有所增加,全新AI旗艦系列Find X7出貨量超過上一代產品;Reno 11系列也在同價位市場中保持銷量*地位。

  這是OPPO在AI手機上的落地成果之一,但很明顯,其產生的市場效應并不如榮耀兇猛。對于大模型降臨這件事,無論是大廠還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在進行著緊鑼密鼓的布局。在這種背景下,各家手機廠商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布局不得不進行調整。

  今年2月份,陳明永發(fā)表內部信《AI手機元年到來,手機行業(yè)將進入第三階段》,OPPO提出AI手機的口號。而在此之前,OPPO已經向用戶推出了最新的ColorOS AI新春版,重點加碼了AI方面的體驗,包括AI消除、新小布助手、AI通話摘要等,其他方面,還包括新春水印、禁用搖一搖廣告、黑屏指紋解鎖等。

  毫無疑問,OPPO認為AI才是更值得聚焦和押注的領域,最近網傳OPPO放棄XR業(yè)務的消息,更是進一步印證了這個猜測。

  OPPO已在XR方向已探索五年,主要業(yè)務集中在MR(混合現實)和AR(虛擬現實)兩個產品方向,業(yè)務整體歸在OPPO研究院下。自2019年OPPO發(fā)布了*代AR 眼鏡之后,這家公司幾乎是以一年一款的速度推出XR產品,但始終沒有一款推向市場——或許嚴格來講,OPPO并未真正入局XR市場。據36Kr此前報道,OPPO的XR探索已經停擺了數月,并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稱,XR相關人員將轉向AI方面,探索AI Device或機器人等方向。

  不過OPPO并非完全放棄XR方向的研究。據時代周報消息,4月28日,OPPO方面回應稱將繼續(xù)進行AR的預研,同時認為“AI是引領未來的戰(zhàn)略性技術,OPPO研究院將加大包括AI軟硬件創(chuàng)新在內的前沿技術探索”。這也在無形中折射出OPPO目前的困境:雖然一直試圖在高端市場取得突破,但中低端產品線仍然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如何在追求高端市場的同時穩(wěn)穩(wěn)抓住中低端市場,是OPPO接下來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結語

  廠商們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因為連續(xù)三年的“漫長寒冬”正在結束。

  手機圈已經好多年沒有這么熱鬧了,AI之爭徐徐展開,廠商通過“卷”芯片、卷AI吸引中高端用戶。但總體而言,擁有更強研發(fā)實力的頭部廠商更具優(yōu)勢,這些廠商也將進一步瓜分手機市場份額。

  華為在重回國內市場領跑者位置的路上,榮耀、OPPO、vivo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接下來的智能手機,無論在產品體驗還是市場銷量上都會有更為明顯的進步,或許,手機行業(yè)將迎來一個長期的上揚曲線。

IT產業(yè)網微信二維碼logo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鍵復制
標題鏈接已成功復制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