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產品邏輯,是留住用戶的關鍵
打開快手app,首先看到的就是,關注、發(fā)現(xiàn)、同城三個Tab,同時3個Tab都是以瀑布流的形式展示的短視頻或照片,頂端兩邊為抽屜菜單和錄制按鈕。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基本上無需任何指引,就可以完成兩個核心功能,看視頻和錄視頻。
除此之外,宿華強調過的兩點邏輯值得關注:
第一,堅持原創(chuàng),不設轉發(fā)。
在快手產品中,沒有轉發(fā)按鍵。這個大部分社交產品都存在的功能,快手卻刻意去掉了。
因此,用戶只能堅持自己原創(chuàng),而不是重復“一鍵轉發(fā)”這樣簡單快捷的動作。
這個大膽的產品設計讓快手用戶的專注點全部變成了原創(chuàng)。
雖然不能轉發(fā)對于用戶個人來說,想通過用戶-用戶之間的傳播擴大影響力有一定阻礙,但快手產品背后的邏輯卻解決了這個問題。
首先,快手的欄目推薦就只有一個。宿華說,他們做過測試,如果設置好幾個欄目,后面的幾乎都沒有人會點開看,就直接去掉了。
那怎么把用戶和用戶匹配在一起呢?
快手的后臺做了非常復雜的人工智能和興趣推薦算法,將用戶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匹配,讓用戶在推薦里專注于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
這樣,也就解決了沒有“轉發(fā)”功能而帶來的弱社交模式問題。
第二,弱化私信功能。
宿華在很多場合提到過這一點:
“有了私信,他們會互相交換QQ號的。”
很多社交平臺都遇到過這一點問題,辛辛苦苦把用戶對接上,聊的開心了之后:
走吧,我們去微信/QQ接著聊。
快手弱化用戶社交的方式是:
第一,將私信的入口藏得很深,用戶很難找到。
第二,將用戶發(fā)送私信的時間延遲。用戶發(fā)完私信后,對方在幾十秒之后才能收到,聊天的體驗會很差。
這兩點讓快手用戶只關注“原創(chuàng)”分享,很大程度上有效推進了用戶對內容的原創(chuàng)生產能力。
但這兩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用戶之間的社交。
做對了很多事,但依然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社交圈。
通過“堅持原創(chuàng),不設轉發(fā),強調分享,弱化私信”的產品設計原則,宿華把快手打造成了中國最大短視頻分享社區(qū),收獲了一大批樂于分享的核心用戶。
在快手上,每天的原創(chuàng)視頻上傳量達到600萬,但相比于每天4000多萬的日活,這個數(shù)據(jù)也說明,有超過3000萬的用戶還停留在消費內容上面。
而快手目前的狀態(tài)也只是停留在短視頻分享平臺上,并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社交圈,與其短視頻社交的定位還有一定的距離。
作者:鄭可君 楊雨林
來源:騰訊創(chuàng)業(yè)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