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今天的《滴滴無朋友》一文中這樣寫道:
“滴滴高層已經(jīng)在推進收購ofo的談判。”接近此筆交易的人士向虎嗅透露,“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購消息將在六月前后官宣。”
隨后不久,自媒體人王冠雄發(fā)朋友圈:
【多方爆料】傳滴滴已重啟收購ofo,和擁有債權的阿里達成某種妥協(xié),哈羅單車或打包并入,戴威巨額套現(xiàn)創(chuàng)業(yè)某關聯(lián)新項目,最快或6月官宣。而騰訊或領投美團新一輪融資,提供軍火去打滴滴。阿里+滴滴+ofo哈羅VS騰訊+美團+摩拜,無人可以阻擋雙馬的意志!放風就是試探輿論,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謠言從來都是遙遙領先的預言……坐等大戲
似乎、貌似、大概、看上去,滴滴收購ofo的事情有可能是真的。但問題來了:
程維真的要徹底跟小馬哥翻臉、轉投馬云爸爸嗎?
都是馬化騰“賽馬”的錯?
在美團收購摩拜一事上,業(yè)內(nèi)公認的判斷是:馬化騰和騰訊的意志,住到了這起收購。
這也是眾多媒體和自媒體討論的問題:看上去摩拜+滴滴的互補性比摩拜+美團強,為什么馬化騰最終將摩拜交到了給出的估值更低、看上去互補性更差的王興手里?
自媒體人羅超認為,這是馬化騰的“賽馬”機制在發(fā)揮作用:
騰訊崇尚賽馬文化,比如讓微信和QQ競爭,降低自我風險、加速市場發(fā)展。而且滴滴程維也非池中物,再加上復雜的股東關系,它不會甘心只是騰訊生態(tài)的一環(huán)(跟京東和騰訊關系有點像)。既然是這樣,騰訊支持美團做出行,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自媒體人磐石之心則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滴滴走得跟阿里過近:
“騰訊絕不會允許高頻支付入口之一的摩拜落入軟銀甚至是滴滴口袋,因為軟銀又是阿里巴巴的主要投資者,敵人的朋友是敵人。而滴滴則又是騰訊系的企業(yè),與阿里已經(jīng)交惡,滴滴還是要聽騰訊爸爸的話的。因此,騰訊爸爸說摩拜歸誰就歸誰。
還有評論人士向網(wǎng)易科技表示說,這是因為程維比王興更難掌控:
面對已經(jīng)強勢取得ofo控制權的阿里,騰訊和馬化騰需要一個對抗馬云的急先鋒,所以他選擇了已經(jīng)徹底與阿里翻臉、將自己緊緊捆綁上騰訊戰(zhàn)車的王興,而不是自主性、獨立性更強的程維;相比王興,程維都有了點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小領袖范,更難掌控。
總而言之,就是程維不甘雌伏、與阿里走得更近,讓馬化騰和騰訊產(chǎn)生了“賽馬”的想法、將摩拜交到了美團手中;而滴滴和程維,在騰訊“賽馬”機制之下不得不更靠近了阿里和馬云爸爸。
而這就將形成一個死循環(huán):滴滴與阿里走得越近,騰訊就越需要武裝美團對抗滴滴,滴滴就需要跟阿里走得更近,然后騰訊……
所以,最后都是馬化騰的鍋?馬云笑而不語……
只有滴滴反抗賽馬了?
馬化騰和騰訊賽過的馬不少。
國際金融報《騰訊系內(nèi)戰(zhàn)》一文就列出多匹騰訊賽過的馬:在直播領域,3月8日,斗魚宣布獲得騰訊6.3億美元獨家投資,當天晚間,虎牙也宣布獲得了騰訊4.6億美元獨家投資;
在電商領域,騰訊在2014年與京東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截至2017年底,騰訊持有京東18.02%的股份,是京東的控股股東,而從2016年開始,騰訊又在扶持電商新秀拼 多多,據(jù)說拼 多多已完成新一輪由騰訊領投的30億美元融資。
還有二手車領域:騰訊投資過優(yōu)信二手車、車好多集團(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網(wǎng))、人人車、天天拍車、易鑫集團等二手車領域頭部玩家,幾乎買下整個賽道。其中,人人車和瓜子二手車的競爭尤為激烈。
想來小馬哥是郁悶的:這么多的馬都沒事,滴滴為什么就不能跟別人一樣安安靜靜地比賽呢?
那么下一個反抗的,會是劉強東嗎?這貌似不太可能,劉強東跟馬云和好是個不敢想象的畫面,哈哈……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