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消息,據業(yè)界消息,小米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呈現持續(xù)上升勢頭,在這樣的形勢之下,諸多供應商都在爭搶小米這一大好勢頭帶來的紅利,期盼能夠成為小米的供應商。其中就不乏多家來自臺灣地區(qū)的供應商,例如富士康、英業(yè)達、大立光電以及臺積電等IT企業(yè)。
小米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7000多萬部,據業(yè)界預測,該公司今年在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突破1億部。
另外,小米也在考慮IPO(首次公開募股)事宜,以此籌集資金,從而加大對研發(fā)和營銷業(yè)務的投資,并幫助拓展海外市場。據消息人士稱,小米的這些計劃和舉措讓Oppo、Vivo和華碩等競爭對手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不過,小米一直在努力提升出貨能力,而且也在努力增強不斷完善產品性價比的能力,這些舉措意味著臺灣地區(qū)的供應商可能會從小米公司獲取更多的商機。
小米總裁林斌近期曾到訪大立光電公司,對此,媒體傳出消息稱,林斌此行是為了確認大立光電公司的產能有所提高,從而確保今年下半年高端多鏡頭模塊產品的訂單得以順利完成。
目前,小米還在利用臺積電的16納米處理器打造自身所需的Surge S2應用處理器。消息人士透露,盡管小米最初的訂單數量不大,但是,隨著芯片組研發(fā)能力的不斷提升,小米今后的訂單可能會大幅增長。
不過,消息人士也表示,小米也可能會使用高通的7納米高級處理器,但這也是在臺積電工廠生產。
除此之外,小米還與富士康合作,以此在印度建立線路板壓膜(PCB lamination)工廠,目前,小米在印度市場不斷進步,拓展印度市場也成了小米公司的重要任務之一。相關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已經成為印度市場最大的智能手機供貨商。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