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001]
文/吳曉波 財經作家
信心之年,經濟待暖
如果不出意外,2019年上半年仍然會延續(xù)比較寒冷的狀況,下半年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為了確定這一答案,我專門請了30個研究宏觀經濟的朋友,向他們提了三個問題:你怎么看2019年的宏觀經濟、資本市場和中美貿易戰(zhàn)?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回答。對2019年宏觀經濟的預測:悲觀18人,持平9人,向好1人,無法判斷2人。
對2019年資本市場的預測:活躍10人,持平10人,趨冷6人,無法判斷4人。大家對2019年的資本市場有一定的期許,認為活躍和持平的人數達到了2/3。
對2019年中美貿易戰(zhàn)的預測:達成協議僅1人,激烈對抗10人,對抗趨緩15人,無法判斷4人。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2019年經濟在一個比較艱難的環(huán)境下存在,會是大概率事件。
大家判斷資本市場有可能活躍,這可能是經濟學家們的自我安慰,或者是給大家發(fā)一瓶安慰劑,希望資本市場能夠活躍起來,能夠激活各種生產要素。
我們對中美貿易戰(zhàn)的態(tài)度仍然保持警惕,認為中美之間會在較長時間,在各大戰(zhàn)區(qū),以不同方式爆發(fā)“戰(zhàn)爭”,這是一種中長期景象。這種對抗本身對中國企業(yè)、中國產業(yè)乃至中國產業(yè)政策都未必是一個壞消息。
因為中國40年改革有一個很基本的特點,叫倒逼式改革。在一些外部因素,可能是技術因素或是國際因素帶來的沖擊下,逼迫我們進行自我激活和改革。
基建擴容,警惕物價
過去幾個月,交通綜合建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和公路水運,我簡單加了一下是4萬億,總共配套設施加在一起,估計跟2013年差不多,大概10萬億的規(guī)模。
如果這一輪經濟危機仍然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以及激活民營投資的狀態(tài)來完成,很可能經濟復蘇會以物價膨脹的方式出現。所以,2019年是需要非常警惕的一年。
制造升級,懸念出現
2014-2015年,中國制造業(yè)發(fā)生了非常多的變化,這是我最熟悉的行業(yè)。
這幾年我去很多工廠,從一條柔性生產線開始看起,看傳感器技術、跨境電商、云計算平臺、大型工廠、產品。我看到了很多新變化:技術成為制造業(yè)新的驅動能力,消費者愿意為技術買單。
前幾天我參加王老吉創(chuàng)業(yè)190年慶典,我的桌上出現了一瓶王老吉,上面有我的照片。他們開始研究,把一個人的照片放到一瓶只賣幾塊錢的王老吉上去,定制一款王老吉飲料。目前這么做的成本很高,但我認為,只要消費者有需求,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
前幾年,我們在漢諾威已經看到西門子生產線上大規(guī)模定制的可能性,定制化會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定制以后,生產成本之外會增加一個新的成本——情感成本,而情感成本是柔性的,這會使得所有產品擺脫成本優(yōu)勢(制造優(yōu)勢、原材料優(yōu)勢)。所以,定制是今天制造業(yè)中的巨大趨勢。
很多公司把硬件和軟件做了結合,開始談解決方案的模型,提供的也是一套解決方案。比如慕思寢具,它賣的不是一套床墊,而是一套科學的睡眠解決方案,甚至是賣睡眠的氛圍給你。傳統的床墊公司正在不斷地自我迭代。
各個行業(yè)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跨界,之前說 “明天的敵人并沒有出現在今天的對手名單上”,因為大量的企業(yè)在進行跨界。
這一輪危機中,那些體質比較弱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在未來3年仍然會非常難過。危機會淘汰一大堆企業(yè),使得一些頭部公司的品牌能力、制造能力和渠道能力進一步加強。我們在制造業(yè)已經看到了一些新的拐點出現。
鄧小平說改革開放是三件事:讓老百姓“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用得好就是家電行業(yè)。從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90年代中期到2000年、2004年、2015年,同樣是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你所依賴的獲利能力模型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你沒辦法用上世紀80年代的盈利模式去看90年代,也沒辦法用上世紀90年代的盈利模式去看2000年。
在今天,所有家電行業(yè)的穿透力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很多行業(yè),甚至幾十年沒有變化的行業(yè),在最近一兩年都出現了產業(yè)生命周期的拐點。
大而強、小而美并存
隨著中產階級崛起,特別是中國90后新興消費群體崛起,這些消費者自出生后就沒有經歷過饑餓。他們懂事時中國已經開始城市化,他們進入職場后,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以他們天生的本土意識非常強烈。
最近幾年出現了一次國貨的大規(guī)模返潮,本土意識的蘇醒意味著本土創(chuàng)新、本土文化、本土自信的重新發(fā)現。
當所有商品由必須性購買變成美好生活滿足時,意味著你在商場買一雙鞋,去網上買一件衣服,并不是你缺這雙鞋、這件衣服,而是你認同這雙鞋和這件衣服提供給你的審美符號和文化需求,你喜歡它、購買它,顏值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迭代。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消費品市場被“物美價廉”這個哲學所主導,花最少的錢買到全世界最好的東西,有可能嗎?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當物美價廉成為一個頑固的消費哲學時,意味著市場上沒有人為你的技術創(chuàng)新買單,他們只為便宜和打折買單。
這幾年發(fā)生了一個變化,當我們購買一個商品時,首先考慮喜不喜歡。所以今天在中國市場上賣得好的商品,都是有本土文化元素、長得很好看、東西質量不錯、價格還不貴,這是一個新的消費潮流。
2018年,我們看到的景象是,價廉物美的消費哲學逐漸被主流消費者所拋棄,新的以物美價平為主的消費哲學開始體現。
細分為王是在今天的消費品市場和實體經濟同時發(fā)生的一個景象。大型企業(yè)越來越看重它的頭部效應能力,產業(yè)鏈的通吃能力越來越大。但同時在細分領域中,即便是一包茶葉、一副眼鏡、一個籃球場,它的細分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大。這是兩件同時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大而強、小而美成了今天中國實體經濟并存性的景象。
上個月我請了一個人,他叫肖全,曾經給三毛、楊麗萍等人拍了很多照片。我們請他到北京,給新匠人們拍一些照片。拍完以后肖全說了一句話,“我們是一伙的”。為什么?肖全一輩子拍照片,他拍的這些新匠人們一輩子都在干一件他們喜歡的、美好的事情。
新中產驅動新消費
為了做年終秀的PPT,我專門找了幾家比較相熟的企業(yè),它們是為新中產消費服務的企業(yè)。
我向他們要了一系列指數,我抽取幾個印象比較深的數據和大家分享。
亞朵是一家連鎖酒店,它的數據中說:25-35歲的新中產是出差最頻繁的一群人,90后已經成為出差最多的人。
四年多前我們跟華住集團做過一個調查,80后是當年的主力。今天,90后已經成為中國出差最多的人,他們成為中國商務活動最頻繁的一群人。
接下來的問題是:酒店的審美、價格、裝修、服務是不是能夠符合他們?如果他們不喜歡,不符合他們的審美,那些酒店服務行業(yè)可能在未來就要被淘汰,新的消費人群正在大規(guī)模出現。
我們從僑外看到的數據:40年來,中國人出國的理由和訴求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我們出去讀書、探親、打工;90年代,我們看到了技術移民,一些精英開始大規(guī)模移民到海外;2000年以后,我們看到了投資移民,通過投資的方式出去;今天我們在僑外看到的數據叫“海鷗型移民”,我把它概括成“全球化人生”,在子女教育、生活環(huán)境、財富保值和出行便利等方面讓自己具有了更多全球化的特點。
我們從僑外的數據,看到中國人全球化的形成發(fā)生了特別大的變化。
我們從名創(chuàng)優(yōu)品看到的數據——這個3年來中國發(fā)展最快的便利店,已經有3000多家門店,這些門店中,三四線城市的創(chuàng)意小商品消費快于一二線城市。這個數據和拼多多、趣頭條的數據非常相像,說明今天中國的流行趨勢已經不再是金字塔式的,不再是“今年在北京、上海流行,明年輻射到無錫和南京,后年到徐州”,很可能某一種流行在一夜之間扁平化地遍及全中國所有城市。
三四線城市之所以增長比較快,是因為它們原來的基數比較低�;鶖荡笠�(guī)模地增加,意味著流行曲線和創(chuàng)新曲線在變短,同時創(chuàng)新深度在拉升。
這給了所有文創(chuàng)、快消品相關的企業(yè)和企業(yè)家一個極大的警示:你必須加快創(chuàng)新迭代能力。在流行剛剛開始爆發(fā)的時候,你要有足夠的渠道穿透能力,在盡可能短的周期內獲得流行給你帶來的紅利。
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消息。創(chuàng)新的周期在大幅度縮短,因為它的滲透能力在不斷加大。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以小米有品為代表的精品電商開始崛起。它是過去幾年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家公司,特點是全品類、精品化,往往以高品質而被用戶信任,產生黏性。
小米有品指數顯示,新中產更注重在居家、智能、健康方面的消費品質提升。像智能指紋鎖、壁掛洗衣機這些產品因為它們“新、奇、酷”的特性,更受到80后、90后,甚至00后年輕人的喜愛。
社交圈層社交奉行
隨著新中產的崛起,新匠人、新國貨的出現以及社交環(huán)境的流通,2019年會出現三個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
1、圈層社交。B站是中國排名第三的社交視頻網站,要成為它的會員,需要在120分鐘內回答100個問題。
我曾經想去B站看看年輕人在關注什么,看到這些問題時,我想算了吧,我無法理解,只能諒解。
這說明圈層已經變得越來越嚴重。吳曉波頻道是2014年5月份創(chuàng)辦的,我們在2015年5月曾提出過一個自我主張,叫作“崇尚商業(yè)之美,拒絕屌絲文化”。我們通過這句話完成了自我的圈層設計,我們拒絕屌絲文化。B站同樣通過100道題目拒絕了我,這就是圈層。
企業(yè)家朋友千萬不要想做一個產品賣給全中國所有的人,賣給從50后到00后的消費者,這件事情不存在。所有的信息都是在圈層之下發(fā)生的。
2、私域電商。2017年以來所形成的私域社交流量,我認為會在2019年出現井噴。平臺流量變得越來越貴,消費者在平臺上獲得信息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企業(yè)通過平臺獲得消費者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所以,社交的私域電商在2018年已經被證明是今天效率最高的電商模式。
3、會員制。獲得一個有效的用戶成本越來越高,怎么辦呢?當我獲得一個用戶的時候,我需要更長期地用心去經營他,讓他能夠產生重復的交互行為。
所以圈層社交、私域電商和會員制是一個相互勾連的、不斷變化的商業(yè)業(yè)態(tài)。2019年,我們認為會員制會成為最流行的消費者關系模式。
新金融革命要來了
我個人認為,未來幾年內,中國在互聯網金融的突飛猛進會引起美國極大的警惕。
2008年,我曾在北京參加過一個會議。有一個人來到了北京,他是一個經濟學教授、一個銀行家,他還是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因為他在孟加拉國和印度做了一個銀行——格萊珉銀行,專門給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小微企業(yè)和窮人貸款,所以叫窮人銀行。
怎么貸款呢?比如說我要去貸款,他說可以的,需要我再找兩個人,三個人組成一個貸款小組,同時有兩個條件:三個人中如果有一個人違約,另外兩個人就貸不到錢,這叫做“聯保”;三個人中如果有一個人說我不貸款了,另外兩個人也貸不到款,就解散了。
通過聯保的方式,他們在孟加拉國和印度貸款給300個小微企業(yè)和個人,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2008年,格萊珉銀行創(chuàng)始人尤努斯來到中國,中國有60多個機構普及格萊珉模式�?上У氖�,到今天為止,這60多個機構全部都倒閉了。在中國跑不通,甚至在全世界都跑不通。
為什么?因為認證成本太高。大量小微企業(yè)沒有任何抵押物,很多人住得非常偏遠,一個銀行信貸人員要找到他和另外兩個人,監(jiān)督他們把錢還給你。而且利息非常高,大概年利息是2分多,因此根本完成不了。
所以,給小微企業(yè)貸款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稍微做出一些成就,就能得諾貝爾和平獎。
今天中國不止一家企業(yè),很多互聯網銀行都在嘗試一種方式,通過供應鏈金融和大數據挖掘的方式幫助小微企業(yè)貸款。為什么?因為我擁有你顆粒度非常細的金融數據,擁有你的供應鏈。
一個煎餅果子店,我貸款給你,你用我的移動支付,我甚至知道你今天賣出了多少個煎餅果子,我以此評價你是不是值得被貸款的有信用的企業(yè)和個人。
前幾天我去微眾銀行做研究。微眾銀行微業(yè)貸在2017年11月份開始試點,給小微企業(yè)貸款,到2018年11月已經有30萬家小微企業(yè)申請,69%的客戶沒有任何企業(yè)的貸款金額。這僅僅是今天中國一家互聯網銀行所做的工作。
看到這些數據以后,其實我特別高興。今天中國不止一家微眾銀行在干這件事,有好幾家銀行、機構同時在做,甚至它的技術正被科技企業(yè)普及。
為什么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非�?膳�?當這種模型在中國跑通以后,它有可能在印度、越南、非洲、南美跑通,甚至可能在歐洲一些國家跑通。因為它跟供應鏈金融和大數據相關。
為什么這些互聯網銀行、科技公司、Fin-tech公司可以做呢?因為他們掌握了新的能力。
這是金融業(yè)正在發(fā)生的變化。2019年,隨著這些互聯網銀行和科技公司技術和模式不斷迭代,中國式小微金融創(chuàng)新將要獨步天下。
我認為在國家相關政策允許的條件下,三年內中國解決小微企業(yè)貸款并不是一個夢想,它就靠一件事,靠制度和技術創(chuàng)新來完成。
車業(yè)突變,5G來襲
1978年,中國一年的汽車產量是10萬輛,微不足道;2018年上海大眾一年的產量是300萬輛。
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1364萬輛,歷史性地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汽車產銷國。美國有福特,福特發(fā)明T型車,從此讓美國成為車輪上的國家,那是在1908年。在福特發(fā)明T型車的101年以后,中國的汽車產銷量超過了美國。
到了2017年,我們達到了2887萬輛,但是今年汽車產銷量開始停滯,甚至高端車開始下滑。這意味著這一百多年來全球制造業(yè)的皇冠產業(yè),到今天出現了產業(yè)周期的新拐點,它進入到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的新周期。
在這方面我們看到的情況讓人欣喜。2014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7.47萬輛,到2018年已經達到了110萬輛。全球是200萬輛,說明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進步排在全球第一位,車業(yè)在2019年會發(fā)生新的突變。
同時,5G要來了。全球的信息化革命是怎么發(fā)生的?跟信息的傳輸速度有關,是速度造就了技術的變革,技術造就了模式的變革。
1999年世界上有了3G,3G意味著PC互聯網時代的到來,BAT就是3G的結果;2009年出現了4G,我們叫TMD移動互聯網;2012年移動互聯網下的那些蛋就是4G帶來的結果;2019年新的紅利開始了,5G來臨。
如果說3G和4G僅僅是改變了人和信息的關系,5G會改變什么呢?高通的數據顯示:5G將創(chuàng)造智能互聯的未來,精細農業(yè)、實時運輸、智能物流、無人駕駛、沉浸式購物、協作工作空間、靈活制造、無人機運輸、沉浸式娛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
所以,未來10年在技術的意義上仍然讓我們非常好奇。
(本文節(jié)選自吳曉波跨年演講,有刪減)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