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打車服務公司Lyft的股價在過去一周下跌了19.55%,因為投資者終于看到了其競爭對手Uber的業(yè)務發(fā)展情況。
本周,Lyft的股價在5天中有4天為下跌狀態(tài),市值下降了約30億美元。
在4月5日(上周五),Lyft的收盤價是74.45美元,仍高于它在3月28日的IPO價格72美元。
截至本周五收盤,該公司的股價跌至59.90美元,市值為171億美元,創(chuàng)下52周新低。
周五,也就是Uber發(fā)布其S-1文件后的一天,Lyft的股價下跌了1.84%。
根據Uber發(fā)布的S-1文件顯示,該公司在2018年的收入為112.7億美元,而Lyft的收入為22億美元。Uber表示,它在2018年其凈利潤為9.97億美元,但按調整后的EBITDA計算則虧損18.5億美元。Lyft在公開文件中報告稱它虧損了9.11億美元。
盡管如此,投資者仍不確定如何對兩者進行比較。除了它們的業(yè)務不同外——Uber除了打車之外,還投資了貨運和送餐服務——他們的財務數據也很難比較。
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周五對Lyft給出了“中性”評級,給予其12個月的目標價為80美元。他表示,在Uber發(fā)布S-1文件前,投資者擔心的Lyft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
分析師們寫道:“Uber的S-1文件在周四收盤后發(fā)布,我們認為投資者還不是很了解一些關鍵的具有可比性的指標。除了指出52%的預定量和74%的駕乘次數來自美國境外,Uber并沒有分別列出它在美國和國際的財務數據。此外,Uber將打車服務和UberEats外賣服務相結合,推出了新的衡量指標,例如每駕乘費用、每駕乘收入和每程駕乘利潤,這些指標并不完全具有可比性。”
分析師們試圖大致比較兩者的業(yè)績,稱2018年Uber的總收入與預訂總額的比值為22%,而Lyft的這一比例為26%。但他們指出,與Lyft不同,Uber在總預訂額中包括了通行費和附加費,而且Uber的數據是全球性的——這表明它的業(yè)務范圍更廣。
“我們相信,Lyft的股價可能會繼續(xù)承受壓力,而投資者則在等待Uber的IPO路演,并進一步研究完整的財務指標。”韋德布希的分析師寫道,“我們認為,在投資者開始感覺到他們正在錯過‘下一個亞馬遜’之前,打車服務公司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還有很多時間來發(fā)展,盡管我們認為Lyft仍處于一個強大的地位,可以利用這一巨大的市場機會。”(騰訊科技審校/樂學)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