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H100]
國外媒體周日撰文稱,在WeWork首次公開募股的背后,是這家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亞當·諾依曼(Adam Neumann)與妻子麗貝卡·諾依曼(Rebekah Neumann)把公司當作夫妻店,任人唯親,大力扶植內(nèi)部家族勢力的惡果。以下為文章內(nèi)容摘要:
在身為WeWork首席執(zhí)行官的最后幾天中,亞當·諾依曼(Adam Neumann)和近年來無數(shù)個周末一樣:在漢普頓的家中被家人圍繞在中心。隨著WeWork的上市計劃越來越渺茫,諾依曼對公司的控制權(quán)越來越小,最大的投資者開始反對他。不過即便是如此,諾依曼依然帶著妻子、商業(yè)伙伴麗貝卡·諾依曼(Rebekah Neumann)以及他們的五個孩子,擠進一輛汽車,向東駛?cè)ネ心岷?/p>
在上周五日落時分,當諾依曼一家觀看猶太人每周舉行的安息日儀式時,軟銀首席執(zhí)行官孫正義卻在準備著罷免諾依曼。孫正義的公司以股票和貸款的形式擁有超過100億美元的WeWork股權(quán)。但在過去的一個月的時間中,WeWork的財務顧問經(jīng)過反復論證后確定,這些股權(quán)的價值僅僅是軟銀在1月份購買股權(quán)時價格的四分之一。孫正義推斷,問題出在諾依曼身上。
長期以來,WeWork一直以家族企業(yè)的形象示人:一對夫妻共同執(zhí)掌公司,且口號是“共同相處如何讓生活更美好。”盡管諾伊曼在2010年與志趣相投的好友米格爾·麥克艾維(Miguel McKelvey)一起創(chuàng)業(yè),但在多年后,他們重寫了創(chuàng)業(yè)故事,把麗貝卡也納入其中。與諾依曼一樣,麥克艾維童年也生活在一個群居團體里�,F(xiàn)年41歲的麗貝卡,不僅曾擔任WeWork母公司W(wǎng)e Co.的首席品牌和影響官,還兼任著旗下教育部門WeGrow的首席執(zhí)行官。如果40歲的諾依曼意外身亡,麗貝卡也是被指定的三個接班人之一。
WeWork存在的許多問題讓公眾投資人退縮。這家公司每獲取1美元收入,就需要支出約2美元,且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證明它可以逆轉(zhuǎn)這個等式。盡管這家公司希望被看作是科技公司,但運營的卻像是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它的公司結(jié)構(gòu)看起來就像是微波爐的示意圖。
正如一位金融分析師所說,諾依曼家族似乎帶著一種傲慢的感覺體現(xiàn)了這一切。這家公司的招股說明書提供了一連串明顯的利益沖突。諾依曼除了妻子之外,還雇傭了多名家庭成員,包括麗貝卡的妹夫,后者也于本周離開了公司。諾依曼借了公司的錢,向WeWork收取了他擁有的寫字樓的租金,并向公司收取了590萬美元的他個人持有的“We”品牌的商標使用費。諾依曼還通過擁有特殊投票權(quán)的股票有效控制管理決策,只不過所有這些最終仍不足以讓他繼續(xù)掌權(quán)。
通過對7名WeWork現(xiàn)任和前員工、公司顧問和投資人的采訪,得出上述諾依曼和麗貝卡對公司九年統(tǒng)治和迅速衰落的描述。截至目前,WeWork、諾依曼及軟銀的代表均對此未予置評,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公司正處于首次公開募股進程中,存在監(jiān)管限制。
在最近幾周投資者批評的最初沖擊之后,WeWork采取了措施來解決其中的許多問題,減少諾依曼對公司的控制,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工作。62歲的日本億萬富豪孫正義以其古怪和神秘的言論而聞名,多年來一直是諾依曼堅定的支持者。就在上周,軟銀預計諾依曼將出席在加州帕薩迪納舉行的公司務虛會,并發(fā)表相關講話。但在軟銀和其他投資者及顧問的敦促下,諾依曼推遲了首次公開募股,之后取消講話,近表示可能會在會議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上周四參會。最終,諾依曼根本沒有出現(xiàn)在這次會議上。
上周日,諾依曼從漢普頓回來了。同一天,軟銀要罷免諾依曼首席執(zhí)行官職務的計劃公之于眾。孫正義的盟友包括風投公司Benchmark的布魯斯·鄧列維(Bruce Dunlevie)和中國私募股權(quán)公司弘毅資本的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趙令歡,他們都是We Co.的董事會成員。到了本周二,諾依曼的態(tài)度緩和了。在董事會準備進行電話會議和投票之前,每個人都知道結(jié)果,諾依曼和其他成員一起投票罷免了自己。據(jù)一位知情人士透露,We Co.董事會在罷免諾依曼的問題上全部投了贊成票。就在這一天,諾依曼辭去了首席執(zhí)行官的植職務,并同意放棄他的多數(shù)投票權(quán)。麗貝卡也辭去了公司的相關職務。
諾依曼的辭職標志著WeWork及其個人和職業(yè)生活不可區(qū)分的理念構(gòu)成的企業(yè)文化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文化在WeWork的共創(chuàng)空間得到了展示,啤酒桶是這里的固定設備。這反映在WeWork的私立小學里,麗貝卡說他們建這所學校是為了給他們的孩子提供有價值的教育。有人看到諾依曼去學校探望孩子時,除了一件敞開的浴衣和速比濤泳衣外,什么都沒有穿。(他從辦公室附屬的蒸汽房里出來直接前往孩子就讀的學校。)
在諾依曼周二給員工的郵件中,他表示任務沒有改變。諾依曼寫道:“當米格爾、麗貝卡和我在2010年創(chuàng)建WeWork時,我們開始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們工作是為了生活,而不僅僅是謀生。我們所取得的一切給了我最大的鼓舞。”
在WeWork創(chuàng)辦之初,諾依曼和麥克艾維是唯一的創(chuàng)造者。大約在那個時候,麗貝卡和華裔女明星劉玉玲 (Lucy Liu) 、羅莎里奧·唐森 (Rosario Dawson) 等明星一起出演了幾部電影。據(jù)一名早期員工說,麗貝卡出身于好萊塢世家,是女星格溫妮絲·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的表妹,當時不太在辦公室。
當麗貝卡在辦公室時,就會發(fā)表強烈的個人意見。她要求為新辦公室的房客更換入住當天員工穿的T恤顏色。兩名前雇員說,她還想把早期WeWork總部的一層樓變成電影制作區(qū),公司還建了視頻剪輯站和放映室。麗貝卡呼應了她丈夫?qū)ぷ髋c生活平衡的觀點。2016年,她在接受Fast Company雜志采訪時曾表示:“我們根本沒有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界線。這甚至不是一條模糊的線。根本沒有這條線。”
隨著時間的推移,麗貝卡在公司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2014年,WeWork開始公開描述她為首席品牌官。第二年,她變身為創(chuàng)始合伙人;到2016年,她和諾依曼、麥克艾維共同成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在首次公開募股招股說明書中,她名列第二,僅次于諾依曼,排位在麥克艾維之前。
WeWork的職業(yè)生活經(jīng)常與個人生活重疊。據(jù)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作為龍舌蘭酒鑒賞家,諾依曼經(jīng)常和WeWork的同事在公司聚會。2014年,在一項投資給予他對公司的多數(shù)票控制權(quán)后,他慶祝得如此熱烈,以至于打破了辦公室的落地窗。該消息人士稱,他讓維修工連夜更換玻璃,這樣早上就看不到窗戶的破損情況。
諾依曼還在高管團隊大力扶持家族勢力。這家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兩個關系:一個是諾依曼的妹夫,他經(jīng)營公司的健身房;還有就是諾依曼的一位直系親屬獲得了為該公司舉辦八場現(xiàn)場活動的報酬。這家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并沒有披露其他的一些裙帶關系,如公司首次產(chǎn)品官是麗貝卡的妹夫;房地產(chǎn)的長期負責人是麗貝卡的表弟;而且多年以來,這家公司的大型夏季修養(yǎng)活動是在紐約北部的一個場地舉行的,該場地由麗貝卡表弟的父母所有。
隨著諾依曼逐漸成熟,他任人唯親的行為并沒有停止,反而變本加厲。而且,諾依曼還開始關注子女的教育問題。2017年,WeWork推出教育服務WeGrow,其使命是“釋放每個人的超能力。”麗貝卡成為WeGrow的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并表示她創(chuàng)辦學校的原因是對大女兒在幼兒園的經(jīng)歷感到不滿。她說,學生將“成長為有意識的全球公民”。每年學費高達4.2萬美元,除了更多的學術(shù)努力之外,孩子們還在現(xiàn)代化的金色木地板上跑來跑去,在蔬菜攤上工作,上音樂課。這所學校的地點與WeWork在紐約市的總部位于同一棟建筑的3樓,由Bjarke Ingels集團設計,該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去年在WeWork擔任首席建筑師。該校目前約有100名學生,受到了WeWork資源的支持。據(jù)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雖然諾依曼的五個子女支付了全額學費,但相當多的學生是員工的子女,超過一半的學生得到了經(jīng)濟資助。
消息人士稱,2018年,麗貝卡決定為WeGrow招募一名首席運營官,并希望由亞當·布勞恩(Adam Braun)來擔任這一職務。當時,布勞恩是教育初創(chuàng)公司MissionU的首席執(zhí)行官,并擔任非盈利組織Pencils of Promise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哥哥恰好也是斯庫特·布勞恩(Scooter Braun),賈斯汀·比伯的人才經(jīng)理,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死對頭。消息人士透露,諾依曼夫婦當時與MissionU就收購問題進行了接觸,并承諾把教育服務投放到WeWork的許多校園和寫字樓。
消息人士說,隨著交易的進展,MissionU的員工似乎很清楚,WeWork并不打算整合業(yè)務,只是想雇傭布勞恩。最終,布勞恩加入了WeGrow。除3位員工加入WeWork意外,WeGrow并沒有聘用MissionU的任何一位員工。WeGrow用400萬美元完成了收購MissionU的工作。“18個月前,諾依曼借著挖走我的共同創(chuàng)始人的名義,大搖大擺地走進了我的初創(chuàng)公司的辦公室。麗貝卡不喜歡我的精力,所以我甚至沒有得到一份工作,”MissionU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麥克·亞當(Mike Adams)回憶此事時稱。(騰訊科技編譯/明軒)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