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京東回歸,“投資女王百倍收益”神話能否復制?》
時隔6年,京東要“回家”了。
2020年4月29日,有消息稱,參與京東赴港上市的消息人士確認,京東目前正在安排赴港上市事宜,并且已經(jīng)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擬二次上市。對此,京東方面回應表示不予置評。
不過,上述消息人士同時表示,“我們今天(4月29日)早上正在討論該事件,市場傳言的募資額都還沒確定,至于上市的SIZE(規(guī)模)要視乎市場環(huán)境而定,希望疫情好轉之后募資額會更高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首次納斯達克上市,曾使得早期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今日資本徐新更是透露今日資本投資京東的回報率高達100倍。
如今,“巨獸”京東的港股回歸,或將又掀起一場造富神話。根據(jù)京東2019年財報,目前,騰訊為京東最大外部股東,持股比例達17.9%;劉強東個人持股15.1%、沃爾瑪持股9.8%。
熔斷恐慌、信任危機接踵而至的2020年,中概股回歸潮如約而至。據(jù)中金測算,目前約20支中概股初步符合回歸港股的條件,其中包括京東、百度、攜程、網(wǎng)易、拼多多、微博等。
京東,只是拉開了帷幕。
昔日徐新斬獲百倍回報,高瓴、紅杉亦曾紛紛入局
如同劉強東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京東的融資故事也常常為外人津津樂道。
2004年,劉強東進入了電子商務領域,創(chuàng)辦了“京東多媒體網(wǎng)”,后來發(fā)展為京東商城,徹底轉型為一家專業(yè)的電子商務公司。
彼時,劉強東事業(yè)剛剛起步,保持高度成長的前提亟需大量的資金支持。但受限于公司的持續(xù)虧損,京東起初融資并不順利。
今日資本的創(chuàng)始人徐新是京東的第一位投資人,后來也常被市場稱為“京東背后的女人”。作為京東的早期投資人,徐新不止一次強調,京東是其投的最成功的案子。
據(jù)悉,徐新與劉強東初次見面就聊了四個小時,從晚上10點一直聊到凌晨2點。當時劉強東的預計融資規(guī)模是只要200萬美元就足夠了,但徐新直接給了計劃中的5倍資金規(guī)模,即1000萬美元。
“兩百萬哪夠啊,給你1000萬美元。”與此同時,徐新還告訴劉強東,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如果不能迅速做大做強,只有死路一條。
隨后,同樣的融資劇情再次在京東身上上演。這一次出手的,是高瓴資本創(chuàng)始人張磊。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劉強東找到人大學長張磊,企圖融資7500萬美元。不過,張磊卻直接投了3億美元,這也是當時國內早期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中單筆投資量最大的案子。緣此,不少人都取笑張磊“人傻錢多”。
但后來的事實證明,不管是今日資本徐新還是高瓴資本張磊,在京東這個案子上,雙方的眼光都極其精準。
2014年5月22日北京時間晚上11點,號稱中國最大的自營B2C電子商務公司——京東正式掛牌美國納斯達克,開盤價21.75美元,較19美元的發(fā)行價大漲14.5%,按此計算,京東當時的市值為297.3億美元,一躍成為中概股市值第二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伴隨京東的上市,其背后的機構也賺得盆滿缽滿。CVSource投中數(shù)據(jù)顯示,上市前,京東曾獲得一眾知名VC/PE的加持,包括今日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DST Global、Tiger Global Management、騰訊投資等。
IPO之前,京東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持有京東18.8%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在IPO后,劉強東持有京東20.5%的股份。以開盤價計算,劉強東身價高達61億美元。
在機構端,老虎基金持股18.1%、騰訊持股14.3%、高瓴資本旗下HHGL 360Buy Holding,ltd持股13%、DST全球基金持股9.2%、今日資本旗下BestAllianc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股7.8%。
據(jù)徐新透露,按照發(fā)行價計算,今日資本投資京東的回報率高達100倍。而按照京東上市的市值,高瓴資本原始投資的3億美元也變成了39億美元。
騰訊為第一大股東,劉強東身價或超1000億
“我們投資京東8年,我的成就感不僅來自于賺到了錢,而是來自于見證了劉強東和他的團隊的成長,從一個50人的小公司最終成長為5萬人的上市公司。”徐新曾在采訪中表示。
徐新同時稱,當時在納斯達克等待開盤時,當股價跳出來那一刻,她曾問劉強東什么心情,劉強東說還挺開心的,但并沒有欣喜若狂。劉強東說,現(xiàn)在(納斯達克上市時)京東雖然是中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最大的公司,等什么時候京東變成最盈利的公司他才真的高興。
而在回歸港交所之際,京東不僅已經(jīng)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一頭巨獸,同時已擺脫虧損魔咒,實現(xiàn)年度盈利。
根據(jù)京東2019年財報,2019年,京東集團全年凈收入為5769億元人民幣(約829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其中,全年凈服務收入為662億元人民幣(約95億美元),同比增長44.1%。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22億元人民幣(約18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增長211%至107億元人民幣(約15億美元)。
“京東此次回港股不僅可以拓寬融資渠道,充�,F(xiàn)金流和資金流,估值空間也會有所提升。”某電商分析師告訴投中網(wǎng)。
如此,劉強東與其背后股東又將獲得一筆巨大收益。
京東2019年財報顯示,目前,劉強東個人持股15.1%,投票權達78.5%。騰訊為京東最大外部股東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7.9%,投票權占4.6%;劉強東的家族信托MaxSmart Limited持股14.8%;沃爾瑪持股9.8%,有2.5%的表決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東美股上市的招股說明書中,有一個細節(jié):“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通過位于英屬維京群島(BVI)的離岸公司Max Smart Limited持有京東股票”。而在京東美股上市的前3天,即2014年5月19日,京東最后一版招股書發(fā)布,其中注釋說明,前述離岸公司通過信托持有,且劉強東為信托唯一股東,并享有收益權。
根據(jù)京東當前的市值計算,劉強東的身價達96億美元。不過,根據(jù)《胡潤全球百強企業(yè)家》榜單,一季度末劉強東財富達950億元人民幣。2020年3月31日以來,京東股價上漲了7.6%,2020年4月28日收盤價為43.58美元。按照劉強東目前持有4.46億股計算,劉強東個人身價凈增13.73億美元(約合97億人民幣)。
這意味著劉強東個人身家凈增97億元人民幣。換句話說,若按照胡潤百富統(tǒng)計來看,劉強東目前身家或超1000億元。
熔斷恐慌、信任危機接踵而至:京東引領2020年中概股回歸潮?
某知名投行合伙人對投中網(wǎng)表示,京東回歸的決定和目前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所面臨的監(jiān)管及此前美股的數(shù)次熔斷關系緊密。
“除了京東,攜程、百度等知名企業(yè)回歸的消息也時有傳出。目前,據(jù)我所知,已有幾家中概股明確表達回歸意向,并在溝通之中。”前述知名投行合伙人透露稱。
自疫情以來,美股整體動蕩,歷史上共發(fā)生了5次的美股熔斷,有4次發(fā)生在2020年3月(3月9日至3月19日)。
瑞幸造假風波更是讓中概股的處境雪上加霜。
2020年4月2日,瑞幸自曝財務造假,偽造金額約22億元。
瑞幸事件爆發(fā)之時,剛剛接任京東總經(jīng)理的徐雷在朋友圈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樣的中概股老鼠屎對中國企業(yè)的形象影響是破壞性的,對中國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經(jīng)此事,全社會很多經(jīng)濟成本會提高,因為信任已經(jīng)被破壞了,而信任是最昂貴的。”
2020年4月7日,渾水旗下的做空機構爆出愛奇藝在IPO之前的欺詐行為,推測愛奇藝營收夸大了大概100億元,用戶數(shù)量夸大了50%。不過渾水的此舉迅速遭到了愛奇藝的反擊。
2020年4月8日,好未來發(fā)公告稱在內部審計中虛增了上億元的營業(yè)收入,隨后股價暴跌,市值蒸發(fā)22億美元。
2020年4月14日,做空機構香櫞發(fā)布報告稱跟誰學虛增營業(yè)收入70%,隨后跟誰學股價暴跌10%,市值蒸發(fā)50億元。
2020年4月2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杰伊•克萊頓稱,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美國證監(jiān)會主席在電視媒體上公開提醒投資人“不要投資中概股”。這一表態(tài)既出,中概股再次大跌。
雙重打擊下,“優(yōu)質中概股是時候回歸了。”在投中網(wǎng)此前采訪中,前述知名投行合伙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5個月前,阿里巴巴已為意欲回歸的中概股定下了積極的基調。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187港元,成為首個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在香港上市前5個交易日,阿里巴巴日均交易量達90億港幣,此后至報告發(fā)布時(2020年2月17日)日均交易量約32億港幣,交易較為活躍。
彼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隨著阿里巴巴的回歸,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中概股回家,香港資本市場仍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2020年2月,中金曾發(fā)文“中概股回歸港股六問”,對中概股市場概況、回歸港股需要遵循的規(guī)則以及回歸可能帶來的影響作出分析。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中概股選擇回歸港股或者A股上市可能有如下考慮:為業(yè)務發(fā)展融資且增加股票流動性、離本土市場更近、獲得更好的估值及在新的中美關系形勢下減少中概股面臨的監(jiān)管風險等等。
目前以美國為主上市地的中概股共234支。據(jù)中金測算,其中約20支中概股初步符合回歸港股的條件,其中包括京東、百度、攜程、網(wǎng)易、拼多多、微博、嗶哩嗶哩等。
熔斷恐慌、信任危機接踵而至的2020年,或許還有更多中概股在做著“回家”的準備。大幕既已拉開:不止是京東,在等待時代的答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中網(wǎng)(ID:China-Venture),作者:馬慕杰、柴佳音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