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潮流網購社區(qū)得物的“鑒別服務”一欄,寵物鑒別功能悄然上線。在一群“自來水”——舐犢情深的鏟屎官們的幫助下,附有貓咪照片的鑒定報告迅速刷屏各大社交網絡。
刷屏并不奇怪——近年來愈發(fā)繁榮的單身經濟,助推了寵物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自2013年后,中國結婚登記人數開始逐年下降。2020年全國結婚登記數為814.3萬對,相比2019年減少了113萬對。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快節(jié)奏的工作和生活間接影響著都市男女的單身比例,而相對于已婚人士,單身人士的消費能力較強。
對于這份看似有點離譜的鑒寵報告,得物秉持了一向有的專業(yè)態(tài)度。不過,這一次鑒定的對象不再是球鞋或是別的潮服配飾,而是高矮胖瘦各不同、或甜美可愛,或憨態(tài)可掬的貓咪們,報告上也不再只有冷冰冰的“真”、“假”、“無法鑒別”等碩大標識,而是寫有鑒別師認定的的品種結果,以及幾句嚴肅中帶有幾分俏皮的評價——“紅色虎斑加白米努特短毛短腿貓,較為甜美的臉部結構。提示:千萬注意體重”。
據了解,得物最早發(fā)家自國內最大的垂直類運動社區(qū)虎撲,早在得物誕生之前,虎撲上的“鑒定”板塊便長期擁有著頗高的人氣,在此背景之下,虎撲抓住機會,得物應運而生。得物“家底雄厚”,最早靠的是從虎撲遷移來的雄厚用戶基礎,后來又乘上了炒鞋時代的東風,但相比淘寶、京東、淘寶等歷史更悠久、平臺更大的綜合類網上購物平臺,得物為何能贏?
唯一的答案呼之欲出:鑒別機制。在鞋圈,尤其是在以莆田鞋“享譽”全球的中國鞋圈,出于利益需求,假鞋往往泛濫且難以辨別。來自官方認定的鑒別能力,讓廣大消費者無需再在鑒定上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成本,能夠省心省力地完成購物,也讓得物因此成為了潮牌軟件行業(yè)里毋庸置疑的大哥。
因此,得物此次跨界的“寵物鑒別”,實際上仍是其鑒別功能的一個延伸。但是,盡管鑒定報告上的用詞專業(yè)度不減,流程也再正規(guī)不過,但歸根到底,鑒寵機制充其量也只是個披著“鑒別”皮且有蹭流量之嫌的“整活”罷了。在疫情三年經濟下行的影響下,在國家和企業(yè)的共同管控下,如今的炒鞋熱潮早已褪去,這對以球鞋為重要商品種類的得物來說,顯然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在此背景下,得物急需開拓新業(yè)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而寵物經濟,就是得物有所寄望的方向,原因無他,不過一句“規(guī)模龐大、前景良好”。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yè)規(guī)模將達4936億元,同比增長25.2%,預計2025年市場規(guī)模達8114億元;預計2022年寵物食品行業(yè)規(guī)模將達到2670億元,2022年中國寵物用品市場將達到369億元。在寵物行業(yè)的需求端、供給端以及資本的共同推動下,中國寵物經濟產業(yè)規(guī)模增長迅速。
實際上,寵物鑒別并不是得物在寵物賽道的首次布局,早在去年八月,得物正式對外開放寵物品類的招商活動,類目包括寵物用品、寵物主糧、寵物美容清潔、水族用品、寵物零食、寵物保健品、寵物藥品。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寵物飼養(yǎng)者每月進行寵物消費的頻次多集中在1-2次或3-4次;寵物消費主要體現在寵物的食品、用品和醫(yī)護方面。88.3%的中國寵物消費者年均消費超過500元;個人可支配收入越高的群體,在寵物方面的消費也相應較多。
然而,寵物類商品大多屬于剛需產品,在618淘寶京東大促就能屯一大波,因此,對于相較之下嚴重溢價的得物,消費者并不愿意買賬。更何況,寵物類商品與得物主營的潮服鞋飾相去甚遠,加之寵物并沒有在首頁分類欄里占有一席之地,于是即便是得物的老顧客,也很有可能壓根不知道得物居然還有賣寵物類商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綜合電商平臺是中國寵物食品消費者獲取資訊的主要途徑。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平臺關于寵物食品的生產日期、食品配方的呈現形式較其他平臺更加直觀,且綜合電商平臺的直播、評論等功能讓消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產品詳情,更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達成交易。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得物的這一次嘗試依舊是成功的,盡管該功能相較球鞋類鑒別具有更強的時效性,推動流量變現的能力較弱,但從長遠來看,這也不失為一個為得物打開寵物市場的好窗口。
目前,中國的寵物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未來,與寵物相關的行業(yè)、周邊,將會有更進一步的市場細分與大廠的加盟布局。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