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TechCrunch 報道,風險投資公司 Balderton Capital 和 Dealroom 的數據顯示,今年流入歐洲的風險投資中,有 25%(約合 137 億美元)流向了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企業(yè),而四年前這一比例僅為 15%。這一增長催生了一批新的獨角獸企業(yè),例如 Poolside 和 Wayve。
Balderton Capital 普通合伙人 James Wise 認為,最重要的結論是,“即使在歐洲,只要擁有突破性技術,即使是非常早期的 AI 公司也能籌集數億甚至數十億歐元的資金,就像在美國一樣。”他認為,這一現(xiàn)象駁斥了此前圍繞歐洲的“相對負面論調”。數據顯示,歐洲 AI 公司的整體估值在短短四年內翻了一番,達到 508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3.71 萬億元人民幣)。根據這些新數據,人工智能產業(yè)的估值目前已占整個歐洲科技產業(yè)的近 15%,高于三年前的 12%。
這意味著,無論處于早期還是后期階段,AI 初創(chuàng)企業(yè)都能獲得資金,盡管這些資金可能并非全部來自歐洲本土。此外,美國 AI 公司也將歐洲視為人才庫。
Dealroom 的一項發(fā)現(xiàn)更令人矚目:今年歐洲 AI 公司的雇員人數達到 34.9 萬人,比 2020 年增長了 168%。
此外,AI 公司還能提高其他公司的生產力,產生“滾雪球效應”。Wise 表示:“在我們進行的首席技術官調查中,93% 的合作公司表示,生成式 AI 工具在過去一年中顯著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流程。”其中一些公司表示,他們的工程團隊現(xiàn)在的生產力提高了一倍,而另一些公司則看到了 AI 對其他職能部門的影響 —— 平均可節(jié)省 20% 的運營成本。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