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佘桂福遭遇職場危機、毅然裸辭下海,創(chuàng)辦新加坡日成電器。短短數(shù)年,就成功占有東南亞7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獨有的本地化技術服務的EMC系統(tǒng)集成商。
2008年,佘桂福創(chuàng)辦東昇(JS TOYO),進軍中國。從最初的“顆粒無收”,到成為中國大型企業(yè)和國家EMC檢測單位認可的合作伙伴,他何以用一流的技術和真誠的品格打動世界?
出身寒門,篤信知識終將改變命運
1970年8月,佘桂福在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縣的鄉(xiāng)村出生,祖上是漂洋過海下南洋的潮汕人。父母靠著做苦力養(yǎng)家糊口,全家7口擠在華人義山附近的簡易房里,過著清貧艱辛的生活。家境如此,但馬來華僑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猶存,父母再苦再難,都堅定不移地要讓佘桂福接受教育,并確信孩子通過學習,必將改變家庭貧困的命運。
常言道:寒門出貴子。從華文小學到馬來中學,佘桂福始終成績優(yōu)異,文體俱佳。而為了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從小學5年級開始,他就趁著休假四處打工,搬磚塊、當餐廳服務員,什么臟活苦活都干過。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從小經(jīng)受高強度勞動的磨礪,佘桂福非但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垮,反而練就了一身完美強健的體魄。中學時代,他第一次參加學校越野賽,就斬獲全校第四的佳績,驚艷眾人。體育教練慧眼識金,招攬他接受專業(yè)訓練,以便深挖其運動天賦,卻因為佘桂福要四處打工、無暇分身而作罷。但經(jīng)此一事,佘桂福卻開始在打工之余嚴格自律、自我訓練,竟成全校“越野跑之王”,并代表麻坡縣參加各類競技比賽,包攬跑步獎項無數(shù),成為當?shù)刂倪\動健將。
跑步令佘桂福得以嶄露頭角,他從此積極參與童子軍、科學協(xié)會活動,還擔當了五六個課外活動組織的委員或主席。如此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等生,上大學、選專業(yè),本是隨心所欲。當年,佘桂福就最中意酒店管理專業(yè),他卻在反復權衡后,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選擇。
作為馬來西亞首屈一指的頂尖名校,拉曼學院(今拉曼大學)長久以來就是佘桂福的心中夢想。這所以馬來西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命名的綜合性大學由華人主辦,不僅最符合佘桂福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而且學制三年,還能連拿美國坎貝爾大學(Campbell University)的學士文憑,可謂一舉兩得。
但學校在經(jīng)管類熱門專業(yè)上,有著極其恐怖的淘汰率,只有物理、微電子這類冷僻理科專業(yè)上淘汰較低。作為“學霸”,佘桂福從來不懼競爭,但只怕有個萬一,無顏見一家老小不說,家庭經(jīng)濟狀況也會雪上加霜,“我們這種窮人是輸不起的”。想清楚這點,佘桂福自覺在中學主攻過高數(shù),毅然選擇了艱深的物理系微電子專業(yè),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在大學,佘桂福得以全面發(fā)展。由于基礎好,他學業(yè)不操心也能順利過關,主要精力大都用在組織課外活動、拉贊助上,還忙里偷閑兩年拿下跆拳道黑帶,忙得不亦樂乎,過得多姿多彩,把管理能力和組織水平全面錘煉了出來。
佘桂福鍛煉才干并沒有想著要去創(chuàng)業(yè)。大學畢業(yè)后,他從吉隆坡跑到新加坡,進入一家企業(yè),成了一名勤勤懇懇的電子工程師。他的樸實夢想就是勤勉工作,改善全家生活,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如果今后還能當上公司總經(jīng)理,就已經(jīng)算出人頭地、走上人生巔峰了。
但工作干得好好的,佘桂福卻莫名感受到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危機。
東瀛磨礪,勤奮贏得日本工程師青睞
在旁人看來,佘桂福一個人就把日常工作管得井井有條,同時對外包公司技術支持得力,工作可謂順風順水。但他耳聞目睹新加坡人力成本高企,隱約覺得制造業(yè)在這個國土狹小的國家不會有大前途。自己成天忙忙碌碌,但如果企業(yè)的未來一片荒蕪,自己努力的價值何在?佘桂福由此內(nèi)心莫名焦慮。
事實證明,佘桂福的危機感極富遠見,公司果然幾年之后就垮了。
但在當時,這一切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恰在此時,公司有個項目要外派工程師前往日本培訓。無牽無掛的佘桂�;砣婚_朗:與其在這里苦苦焦慮,不如前往東瀛,既能學技術又能拿薪水。于是二話不說簽了外派培訓協(xié)議。
誰也沒想到,赴日培訓太苦了。
1995年,初來乍到日本的佘桂福一臉茫然。他既不懂日語,更不懂技術,公司將這些電子工程師扔在一家日本電子企業(yè)常駐學習,語言問題成了最大的障礙,所有人只好像沒頭蒼蠅一樣瞎學瞎撞。
當年,日本電子企業(yè)在全世界異軍突起,老一輩電子工程師都在特定領域精深鉆研數(shù)十年,技術水平和專注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也讓佘桂福大為感慨。這樣的“老師傅”水平雖高,卻一點也看不上這些外國學徒,加上他們根本不懂日語、無法溝通,不管問什么問題,師傅們直接扔本書過來讓你自己琢磨,讓佘桂福倍感憋屈。
佘桂福下狠心,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nèi)把日語搞定,將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學到手。
最初,企業(yè)特意安排了日語夜校,片假名、平假名開始學起,佘桂福覺得進度慢如龜速,何年何月才能開始學技術?他內(nèi)心發(fā)狠,針對白天的工作實際,日思夜學,加上上班研習時又厚著臉皮勤學好問,竟然在半年不斷精進,迅速突破了語言障礙。
佘桂福這種舍命學習的勁頭,很快引起日本工程師的注意。他們發(fā)現(xiàn)佘桂福跟別人不一樣,就著技術學語言,學起來不眠不休,有一股難得的專注和韌勁。他不僅克服了語言溝通的障礙,還很快學會了用日語寫報告,終于贏得了日本師傅的認可。很快,公司中技術最精湛的老板工程師決定將佘桂福收為“門徒”,要教他點真本事,研習EMC技術。
實際上,這也正是新加坡公司的安排。派佘桂福過來,原本是讓他學習環(huán)境測試憑證,沒想到他學習能力那么強,便改變初衷讓他去學EMC。此時的佘桂福,連EMC這個詞都沒聽過,他的學習也正是從“什么是EMC”開始的。
所謂的EMC,意為“電磁兼容性”,指的是電子設備中產(chǎn)生的電磁能量,要既不對其他設備產(chǎn)生干擾,又不受其他電磁能量干擾的能力。日常生活中,人們最常見的電磁干擾,就是看電視時在旁邊開個電吹風或手機對屏幕有影響。這種小干擾通常危害不大,但要是醫(yī)院的心臟監(jiān)視儀、飛機導航設備這類重要設備電磁兼容性不過關,被嚴重干擾,便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