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開業(yè)不久,日本遭遇強臺風襲擊,熱海市又是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其他人都忙著關店、抗臺風時,和田一夫卻在惡劣天氣臨近前,冒著生命危險,租車外出高價收購蔬菜。臺風過后,同行們紛紛將原先的存貨漲價,平常10日元的蘿卜漲到了150日元。但出乎人們的意料,八佰伴公司仍以平時的價格出售,非但沒有借機發(fā)財,還貼出了一些錢,同行們紛紛恥笑和田一夫是個傻瓜。
十多天后,交通恢復,物價也恢復到原先的水平,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的狀態(tài)。但商家們發(fā)現(xiàn):以前自己的老顧客、老關系中,有很多人舍近求遠,跑到八佰伴買東西。八佰伴的市場占有率一下增加了許多。
和田一夫后來說:“每一個災難開始時,都可能是下一個奇跡出現(xiàn)的時候”。
“70年代在巴西的投資,全部損失”
1961年,和田一夫參加了一個名為“美國西部百貨業(yè)視察團”的商業(yè)組織,在洛杉磯,他見到了“超級市場”。
和田一夫發(fā)現(xiàn),超級市場的顧客可以自由選擇商品,一次性付款,購物體驗極好;對商家來說,則可以節(jié)約大筆人員開支。他在心中簡單計算了下,百貨商店與超級市場店員數(shù)之比,大約是5:1,僅在人員開支上面,超市就能降低4/5的成本,這讓他很是興奮。
兩個星期的考察行將結束,和田一夫覺得只是簡單觀摩還遠遠不夠。他獨自留在美國,應聘到一家超市做雜工。產(chǎn)品如何分類、包裝、上架、打價簽等等,他都用心學習,仔細研究,在美國超市干了3個月,和田一夫的筆記就記錄了四個大本。
回家之后,和田一夫向父母表露了建超市連鎖集團的志向,57歲的父親聽了他的想法后,徹夜難眠,第二天出人意料地把八佰伴社長之職讓給他。這一年,和田一夫33歲,他成了八佰伴真正的掌舵人。
和田一夫將超市作為八佰伴的主營方向,在銀行的支持下,八佰伴超級市場順利發(fā)展,1965年,不僅償還了銀行的本息,還積累了不少利潤。和田一夫趁熱打鐵,又在鄉(xiāng)鎮(zhèn)新開兩間分店,同時還開設了面包、糖果、調味品廠,進一步降低了進貨成本。是年,八佰伴銷售突破10億日元。
從1966年到1969年,八佰伴平均每年新開一家超市,穩(wěn)步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中期,日本百貨業(yè)開始出現(xiàn)大規(guī)模重組、兼并,八佰伴這種地方零售商,大多難逃實力雄厚集團的兼并。
和田一夫不甘心被重組和兼并。經(jīng)過考量,他決定布局海外市場,他的目光落在了日本的第二大僑民國巴西,彼時的巴西正處于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期(在1968~1973年的巴西經(jīng)濟奇跡階段,巴西經(jīng)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1.2%)。
在巴西圣保羅考察時,和田一夫發(fā)現(xiàn)當?shù)氐纳虡I(yè)服務十分落后,窮人在商場連基本的尊重往往都得不到,和日本相比,似乎還處在上個世紀。這讓他感覺市場潛力巨大。
1971年9月24日,巴西八佰伴首家百貨公司開張,和田一夫帶領員工站在門口,一邊鞠躬,一邊不停地說:歡迎光臨,請多關照。一個小時候內,就涌進了1萬多名顧客,收銀機前,大排長龍,店內更是水泄不通,當天不得不提前關門待客。
和田一夫開業(yè)預期的年營業(yè)額是10億日元,但由于生意異常興隆,銷售額最終達到了20億日元。他趁機馬上投入擴建,1972年,新店面積比原來擴大了三倍,一舉成為圣保羅市最大的百貨商場。
自此,八佰伴掀起的日式“殷勤微笑”服務橫掃巴西百貨零售業(yè)。
一個日本地方小零售商竟然在巴西大獲成功,八佰伴震驚了日本各界。1972年,應靜岡縣縣長請求,和田一夫出于道義,斥資20億日元買下本縣虧損嚴重的花菱購物中心及周邊空地。在其接手經(jīng)營后,花菱營業(yè)額翻了一倍。
但隨后幾年爆發(fā)的石油危機,造成銀行緊縮貸款,關聯(lián)銀行不肯兌現(xiàn)諾言再支持八佰伴在地皮上興建物業(yè)。這時,八佰伴因為相繼投建10家連鎖店,資金消耗過重,負債80多億日元,險些被兼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還未擺脫“花菱事件”帶來的影響,和田一夫又迎來了第二次危機:1973年石油危機后,石油進口國巴西陷入了沉重的債務危機,通貨膨脹嚴重,最終在1977年形成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此時八佰伴已經(jīng)在巴西投入巨資,興建了四家超大型的商場,其中巴西國際中心的商場是南美最大的購物商城。已經(jīng)負債80多億的八佰伴進退兩難。
因為日系銀行普遍不看好巴西短時間內經(jīng)濟前景,無人愿意施以援手,八佰伴最終在無奈中全線撤出巴西。
和田一夫說:“我的第二次失敗是遇到經(jīng)濟危機,在海外的第一筆投資——70年代在巴西的投資,全部損失。”
從日本人變成香港公民
雖然在巴西的投資以失敗告終,但70年代中后期,八佰伴在東南亞的投資,表現(xiàn)亮眼,特別是新加坡市場,第一年銷售額就達到了40億日元,第二年實現(xiàn)盈利。這讓和田一夫堅定地將重心放在了海外市場。
受著名投資家、號稱“賺錢之神”的邱永漢啟發(fā),和田一夫決定重點進軍香港市場。在他看來,香港既可以及時響應東南亞市場,又能作為進軍大陸市場的跳板。
1984年,八佰伴在香港建立第一家分店,1985年就實現(xiàn)盈利。此后集團迅速在臺灣、澳門、馬來西亞、文萊、印尼開設賣場,并在香港、紐約、倫敦、溫哥華、芝加哥頻頻購買土地,興建購物中心,進軍不動產(chǎn)業(yè)。
1986年3月,八佰伴在日本上市,成為日本百貨行業(yè)的典范。其總資產(chǎn)超過82億日元,全球職員超過6000人,集團徹底走出巴西投資失敗的陰影。
1989年,和田一夫將總部從日本遷移到香港,為表示進軍海外市場的決心,和田一夫攜帶11.5億港元(大約230億日元),全家定居香港,成了香港公民。
當時,香港正面臨8年后的回歸,很多外資企業(yè)準備撤離,資本流失嚴重。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yè)攜巨資遷入,受到了港英政府、中國政府的極大歡迎,彼時的香港總督衛(wèi)奕信親自會見和田一夫,如此規(guī)格堪稱前所未有。
1990年,和田一夫訪問了北京和上海,在了解到中國政府開發(fā)浦東的宏大計劃后,他毅然決定在當時商業(yè)氛圍并不濃厚的浦東,興建世界上最好的百貨商店。1991年4月,八佰伴與上海第一百貨公司簽署合資經(jīng)營協(xié)議。雙方一致同意,在上海浦東新區(qū)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規(guī)劃面積達10萬平方米,是中方原計劃的3倍)。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