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脈脈”宣布獲得7500萬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DCM領投,此前的投資方IDG資本和晨興資本繼續(xù)跟投。然而,讓我們更感興趣的卻是本輪引入了一個戰(zhàn)略投資方,那就是三大傳統(tǒng)招聘網站之一的智聯招聘。
脈脈是一款為職場人士打通人脈的社交APP,目前已經與阿里、騰訊、今日頭條、微軟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yè)達成商業(yè)合作,擁有數千萬職場用戶。以搜索為基礎,通過數據算法研究每個人的人際關系網,挖掘人脈,是脈脈生存的基礎,也或許也是智聯招聘看重并且投資的理由。
關于為何引入智聯招聘,脈脈創(chuàng)始人林凡表示,雙方未來會進行深度合作,智聯招聘利用脈脈維系用戶活躍度,脈脈利用智聯招聘獲取更多的用戶和企業(yè)客戶。林凡說道:“智聯招聘擁有1.4億的職場用戶和5000人的線下團隊,雙方將實現優(yōu)勢互補,加快用戶獲取、商業(yè)變現的步伐。”
根據此前報道,脈脈收入的80%來自品牌廣告(開屏廣告、Feed流廣告、直播廣告等)、20%來自會員服務(類似Linkedin會員,可以查看特定人群聯系方式)。林凡將招聘業(yè)務收入歸結到品牌廣告中,但只占全部收入的10%,這對于一個定位于職場社交的平臺來說,顯然是有點資源浪費,而這個資源對智聯招聘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我們知道,求職有主動求職和被動求職兩種形式:主動求職包括招聘會、互聯網招聘、朋友內推或者社交媒體,如微博微信求職;被動求職則包括挖人,獵頭推薦等,智聯招聘此前主要切入的是互聯網招聘和獵頭市場。求職是低頻需求,想把用戶留在產品內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職場社交足夠高頻,大家每天都有找人、加好友、聊天、商務合作等需求,這正是脈脈的優(yōu)勢所在。
對智聯來說,脈脈能提供潛在的求職者和雇主;而對脈脈來說,智聯的加入也能讓不擅長對招聘收費的弱點進行彌補。用智聯招聘CEO郭盛的話說:“智聯招聘對脈脈的投資將完善公司現有的人力資源服務生態(tài)鏈,給雇主與求職者提供更豐富、高效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林凡還透露,脈脈計劃與2019年赴美上市,目標市值100億美元。
而就在兩個月之前,我們也在其他地方聽到過類似的話。9月22日,互聯網招聘平臺拉勾宣布獲得D輪1.2億美元的戰(zhàn)略投資,出讓股份高達60%,投資方51job前程無憂,而前程無憂、智聯招聘和中國英才網曾經號稱中國互聯網招聘“三駕馬車”。就在融資的同時,拉勾網CEO馬德龍也通過內部信透露,拉勾計劃在2019年獨立赴美上市,當然目標市值并沒有透露。
拉勾網成立于2013年7月,彼時創(chuàng)業(yè)觀念流行,再加上政府政策及資本的推動,全民創(chuàng)業(yè)成為一種現象,各創(chuàng)業(yè)公司對于招聘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定位于互聯網招聘的拉勾網迅速成為資本的寵兒。據資料顯示,拉勾在成立2014年3月就獲得了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時隔5個月后又獲得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6年3月獲得2.2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作為不完全競品的脈脈,A輪的500萬美元和B輪的2000萬美元融資和拉勾幾乎都是同時完成。
不過,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的結束和市場的變化,O2O、直播、知識付費、共享經濟和新零售成為資本的寵兒,拉勾和脈脈不免有些落寞,脈脈創(chuàng)始人林凡曾經發(fā)布動態(tài)稱2015年元旦啟動C輪融資之后,就一直沒有下文,直到將近三年后的2017年11月。
現在,隨著1.2億美元戰(zhàn)略融資和7500萬美元C輪融資的到來,拉勾和脈脈在生存和發(fā)展上已經攢夠了足夠的彈藥,就看如何跟他們的投資方進一步打通資源,取得設想的結果了。
現在,壓力全都在Boss直聘那兒了。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