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必勝客在北京東直門開出第一家餐廳,在此后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它不僅是以披薩、牛排為代表的西式簡餐的開山鼻祖,也一度是70至80一代中國人的西餐第一課。
然而,最近十年以來,這個老牌連鎖餐企開店的速度開始趕不上關店的速度了。從2017年到2020年,必勝客直營門店數(shù)量不增反減,17年必勝客有2166家直營店,到了2020年,必勝客直營門店數(shù)量徘徊在2150家上下。
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同為百勝中國旗下餐飲品牌的肯德基。截至2020年6月,后者有超過6700家門店,遍布中國1400多個城市。而必勝客,這個曾經在百勝財報中被譽為「沒有明顯競爭對手」的明星品牌,如今卻成了「振興計劃」也挽救不了的老大難。
時至三十,必勝客風光不再,甚至頻頻被財經、科技媒體們貼上步入「中年危機」的標簽。不止如此,與中年危機一同襲來的,還有必勝客在城市新興文化史上的褪色。
三十年,剛好構成一個曲線。如今,城市暗潮涌動的新興文化里,再沒有了紅帽子的身影,它對于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來說,不再具有西餐文化啟蒙意義,也不像K記與M記一樣,做到了在快吃快走場景里的觸手可及。
無論如何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如今踏進30歲大關的西式連鎖快餐品牌,輝煌不再了,歡樂也不再了。
自助與自救
為了30周年慶,必勝客算是絞盡腦汁。
它不僅翻新了在中國的第一家門店——北京東直門餐廳,還重金包下上海的東方明珠塔,放映了一場燈光秀。甚至,必勝客還官宣了新的流量代言人,推出了多項1990限定活動。
然而,一連串動作砸下,必勝客中國的30歲生日,還是沒能濺起一個水花。對比K記與M記出個新品就引起一溜社交媒體反饋的景象,必勝客的「生日宴會」簡直慘淡的有點過分,這不免讓人產生一種想象:百勝中國曾經的必勝投手,如今似乎再難談「必勝之道」了。
懷疑的種子一旦播下,對必勝客的審視就正式拉開帷幕,從資本市場到嘗鮮食客,都開始細數(shù)必勝客曾經的失誤、現(xiàn)在的搖擺、以及未來的不確定。
今年9月,百勝中國在香港聯(lián)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然而股價上市即破發(fā),迄今,兩個多月過去了,百勝中國仍然在發(fā)行價上下?lián)u擺。而必勝客,則成為無數(shù)復盤中的靶心,抗風險能力弱、收入增長情況不穩(wěn)定、影響力差……
一沓接一沓的指責襲來,對比大哥肯德基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必勝客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被指責「在浪費肯德基創(chuàng)造的盈利�!�
更雪上加霜的是,早前不久,遠在太平洋彼岸的300多家必勝客門店宣布永久關閉,其特許經銷商NPC國際甚至走到了申請破產保護的地步,最近,則準備以8.16億美元賣身弗林餐飲集團。雖然中國市場的必勝客在實際經營上未受波及,但由此而引發(fā)的擔憂卻一點不少,原因無他,NPC國際對必勝客美國門店的論斷簡直可以無縫切換到必勝客中國身上。
NPC國際在一紙破產文件中曾這樣描述美國必勝客的經營情況:菜單創(chuàng)新下降,缺乏清晰的長遠策略,品牌辨識度隨之進一步下降。
不加前綴的話,說這是對必勝客中國的描述,甚至沒有人會反駁。在美國門店陷入蕭條后,必勝客中國相關負責人曾第一時間站出來澄清,表示中國門店的經營不受影響,其運營公司百勝中國甚至強調,2020年百勝旗下品牌將繼續(xù)開設多達800-850家門店。
但事實上,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必勝客不過新開了19家門店,上半年關店數(shù)量則有42家。顯而易見,百勝中國在這里玩了個文字游戲,確實要開八百多家新店,但這些新店中屬于必勝客的位置并不多。
今年以來,必勝客陸續(xù)上線多項30周年限定自助活動。4月,必勝客在上海部分門店推出了99元/128元的限時自助餐;6月,則在全國部分門店上線了158元的限時自助;9月,必勝客在多家門店推出了價格在39-59元之間的自助早餐;11月,必勝客甚至重啟了2009年下線的自助沙拉吧。
然而,事與愿違,這些限時自助活動在消費者中并不如預期的那樣受到好評,大多數(shù)消費者僅為嘗鮮而已,甚至絕大多數(shù)人在就餐后都表示「不會再去了」。最新推出的自助沙拉吧活動,更是反響平平——11月13日必勝客微博發(fā)布的自助沙拉吧回歸動態(tài),至今僅有14條評論、3條轉發(fā)和17個贊,微博和小紅書上甚至連食客種草貼都檢索不出來。
而在十幾年前,必勝客的自助沙拉吧說是餐飲界的頂流也不為過。不止如此,擺在必勝客面前的,還有更為現(xiàn)實的問題,當肯德基近年來客單價持續(xù)提升,必勝客的客單價卻呈現(xiàn)下降態(tài)勢。2017年到2020年H1,肯德基客單價分別為35元、36元、37元和43元,而必勝客則是122元、120元、113元和108元。
這種價格走向固然可以被理解為是轉型計劃的策略之一,但頻頻增加的促銷活動和以性價比為代價的自助系列,無疑也揭示了必勝客的底氣不足。
倒塌的水果塔
頹勢,從水果塔的倒塌開始。
在十幾年以前,必勝客還配有自助沙拉臺,而沙拉臺旁,常常站著一些年輕人。他們喜歡扶著盤子,像是堆積木一樣把黃瓜、黃桃、橙子一層疊一層地堆起來,疊的高的人,甚至能壘起一個實心的福建土樓。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種水果塔都是必勝客沙拉吧的熱門項目,而28元只能拿一次的售賣條件更是加劇了食客們對水果塔的執(zhí)念。當時,在天涯和貼吧上,如何將水果塔堆到最高甚至成為一個長盛不衰的熱門話題。
當五六層的水果塔已經不足以引起驚嘆,甚至出現(xiàn)了九層高的水果塔時,必勝客坐不住了,這個越壘越高的水果塔實在消耗了太多不必要成本,而取餐時間也被延長到至少一個小時。出于這些考量,必勝客最終選擇砍掉餐廳里的自助沙拉吧。
2009年,自主沙拉從必勝客的餐單上消失了,而隨同消失的,是必勝客的好運。
之所以這樣說,不僅因為這確實不是一個好預兆,而是它所享受的「沒有明顯競爭對手」的好日子確實到頭了。而事實上,在親手推倒食客碗中的水果塔這個動作背后,不僅有成本側考量,還附帶著彼時的轉型想象。
是的,轉型。從當時來看,無論是價格,還是裝潢,必勝客賣的都不僅僅是披薩而已。你可能想象不到,千禧年左右的必勝客是「貴」和「高檔」的代名詞,年輕人涌進餐廳,用刀叉切下食物,叉起的是對西式浪漫的幻想。
一條來自2004年的天涯貼子,或許能還原這種昂貴。
在天涯的家居美食版塊,一個ID名為「可開心了」的樓主發(fā)布了一條帖子,標題是:「男友帶我去吃必勝客,可是怎么點餐嘞。」她還在帖子中強調,「我們準備只花150以下的錢去享受這頓飯�!�
在去之前,她不僅上必勝客的官網查詢了價格,甚至還專門下載并打印了電子優(yōu)惠券,以期能「劃算一點」。
帖子的回復也很多,天涯用戶們認真地為她挑選菜品,推薦可用的電子優(yōu)惠券,甚至告訴她「不要在那里叫可樂,宰人」。
最終,150元的預算被仔細分配,她的餐品選擇是:一份價格55元的無邊海鮮至尊披薩,一份價格35元的法式紅酒蝸牛和一份價格24元的BBQ燒烤,以及28元的沙拉。
150元,對當時的年輕人來說,絕不能算便宜,那是10塊錢可以辦一個月公交車月卡,兩塊錢可以吃一碗蘭州拉面的年代,能走進必勝客的餐廳,不僅要下一點決心,還得荷包跟得上。B站熱播劇《風犬少年的天空》里,劉聞欽要花光所有積蓄,才能請安然吃一頓必勝客。
但對彼時的必勝客來說,這種昂貴是餐飲品牌早期入駐的專屬紅利,隨著越來越多的西方餐飲品牌的進駐,必勝客也很難再憑借披薩和意面來維持消費者心中的西餐印象,快餐化打法被悄悄提上日程。
2010年,必勝客在中國的第500家餐廳落地甘肅蘭州,此時距離「必勝客歡樂餐廳」這一招牌啟用已經有近7年,這期間,商務快餐成為必勝客的主推品類,早餐和夜宵也列入了必勝客的經營范圍之內,而必勝客的品牌口號也從一開始的「開心時刻必勝客」變成了「Pizza and More」。人們也越來越將必勝客當做是一家西式休閑快餐,而不是高檔的西餐廳看待。
此后,必勝客的門店數(shù)量一擴再擴,版圖也從華中華南一路深入到西北腹地,但它所具備的符號意義也在這種深入中逐漸消磨殆盡,最終,必勝客在新一代消費者心中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象:一個賣披薩兼西式小吃的快餐品牌。
快餐化的隱憂
成為一個快餐品牌,必勝客后期的打法從戰(zhàn)略上來說,并無方向性錯誤。畢竟,快吃快走代表著翻臺率,而翻臺率則直接意味著營業(yè)額。
但問題是,理想豐滿,現(xiàn)實卻骨感。必勝客的美好時光是建立在餐飲行業(yè)的低競爭指數(shù)時代,當快餐化打法提上日程時,整個餐飲市場也在變得擁擠。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餐飲行業(yè)的投資回報率是非�?捎^的,投資一個200萬元的門店,半年回本是正�,F(xiàn)象。但最近幾年,餐飲行業(yè)的競爭指數(shù)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多數(shù)中國餐廳的平均壽命大多只有508天。
更為嚴峻的是,外賣平臺的發(fā)展讓用戶越來越集中到線上,而線下則有一大批代表著性價比的本土新興餐飲品牌如外婆家、新白鹿、綠茶等的崛起與成型。與此同時,即使在必勝客所擅長的披薩領域,也有諸如樂凱撒、尊寶、達美樂、比格等在內的品牌殺入。
并且,哪怕是必勝客所擅長的披薩,如今也槽點滿滿。NCBD發(fā)布的《2020中國披薩差評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包含必勝客在內的六個披薩品牌中,必勝客平均差評率高達8.4%,遠超其他品牌,其中,第二名至尊披薩的差評率僅為4.8%。
顯然,在一眾圍追堵截里,必勝客漸漸喪失了早期優(yōu)勢,而在食材工業(yè)化量產以迎合「快餐文化」快吃快走的節(jié)奏里,必勝客也喪失了稀缺性與空間性。
這些,是必勝客「重振計劃」也無法挽救的。
正如塔勒布在其著作《反脆弱》一書中寫過的那樣:餐飲業(yè)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強韌的行業(yè),恰恰是因為每個餐館都是脆弱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餐飲業(yè)的競爭密度在不斷增加,每分鐘都有餐館關門破產。
必勝客的搖擺與失勢只是它個體的搖擺,整個大規(guī)模的餐飲業(yè)仍然蓬勃,而必勝客可以走向快餐化,但如今的市場也不缺高檔西餐廳,至于西式快餐,那就更不缺了。
沒有網紅單品,也沒有網紅餐廳
一個共識,餐飲業(yè)的增長前景,一看未來開店數(shù),二看同店銷售增長,三看翻臺率。
對應到必勝客,未來開店數(shù)上文聊過,2020年上半年不過19家,這對于一家連鎖餐企來說,非常少了。再來看同店銷售增長,自2014年增長率跌至負值以來,必勝客還沒有打過翻身仗。而翻臺率上面,必勝客也并沒有向快餐模式看齊,所謂的西式快餐,大部分餐品依然要用上刀叉,不用比較就知道,其翻臺率百分百要被肯德基甩出一大截。
對于如今的必勝客來說,高端策略無以為繼,快餐化發(fā)展又遭逢敵手,往前往后似乎都沒有坦途,就連在消費者側,必勝客也開始變得面目模糊。
只有網紅單品,沒有網紅餐廳,這是大多數(shù)快餐品牌的通行寫照�?系禄c麥當勞月月上新,靠著季節(jié)限定與奇怪新品拉高了不少的到店率,而必勝客也這么做了,但它顯然在推新這件事上不怎么擅長。
資料顯示,僅2019年,必勝客就開發(fā)了超過1900道新菜品原型,推出約400款新產品和升級產品。
但悲哀的是,這四百道新菜品,一道網紅單品都沒有跑出。
與2017年相比,必勝客2020年的菜單變動近70%,但上新的菜品除了增加換菜單的頻率并沒有增加消費者認知。相比起同行們「只有網紅單品,沒有網紅餐廳」,必勝客只落了個「沒有網紅單品,也沒有網紅餐廳」,甚至不得不靠著一人食、下午茶和自助餐的交叉組合來豐滿菜單。
2020年11月25日,是必勝客自助沙拉吧重新推出的第十二天。必勝客的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條疊沙拉的視頻,這則視頻也得以成為當前必勝客自助沙拉吧活動全網互動數(shù)最多的博文之一:3條轉發(fā)、9條評論和24個贊。
2009年,必勝客親自拿掉了那個曾經受多人追捧的自助沙拉吧,也令壘水果塔這項風靡全網的活動成為70后與80后「時代的眼淚」,時隔十一年,必勝客又將沙拉臺擺回了餐廳當中,但不同的是,沒有年輕人愿意在這里繼續(xù)壘水果塔了。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