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第十一屆創(chuàng)新年會上,腦虎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彭雷深入探討了腦機接口(BCI)技術的未來發(fā)展,并提出了未來五年該領域的五大新趨勢,這些趨勢有望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格局。
1. 腦機與脊髓結合:癱瘓患者的希望
彭雷指出,腦機接口與脊髓的結合將是未來一大趨勢。由于大腦和脊髓緊密相連,高位截癱患者的脊髓損傷阻礙了神經(jīng)信號的傳導。未來,通過在頭部植入腦機接口并在背部植入髓機接口,有望使癱瘓患者重新站立,恢復行動能力。
2. 視覺刺激:為盲人帶來“光明”
第二大趨勢是視覺刺激。彭雷表示,未來將有可能通過直接刺激大腦來幫助完全失明的患者。即使在黑暗中,他們也能看到白色的閃點,通過將這些閃點拼接起來,就能形成一個類似顯示器的視覺體驗。隨著通道數(shù)的增加(如60、600甚至2000個通道),盲人將能夠看到更清晰、更復雜的圖像。值得關注的是,埃隆·馬斯克旗下的 Neuralink 計劃于明年下半年正式啟動首例針對盲人的腦機接口實驗。
3. 強化記憶:逆轉阿爾茨海默病,實現(xiàn)記憶“外掛”
在記憶領域,彭雷認為腦機接口將發(fā)揮重要作用。他解釋說,人類記憶是一個復雜的全腦協(xié)作過程,其中海馬體扮演著關鍵角色。通過對海馬體的刺激和調控,有望強化記憶、逆轉阿爾茨海默病,甚至可能實現(xiàn)記憶“外掛”的能力,即通過外部設備輔助或擴展人類記憶。
4.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意識覺醒的關鍵
彭雷強調了具身智能的重要性,并透露腦虎科技正與宇樹科技合作,探索腦機接口與具身智能的結合。他認為,當前的人工智能,無論是大模型還是其他形式,如果沒有與具身智能結合,就不可能產(chǎn)生意識。他解釋說,意識是大腦與客觀世界互動產(chǎn)生的反饋;如果 AI 僅限于文字輸入和 Token 輸出,其對世界的接觸方式過于單一。只有通過具身智能,讓 AI 擁有感覺、知覺、能夠碰撞、摔倒,真正感知世界,才有可能產(chǎn)生意識。因此,他認為具身智能與 AI 的結合,以及與腦機接口的融合至關重要。
5. 碳基與硅基的融合:邁向“奇點”時代
最后,彭雷引用《奇點》一書中的預測,指出在未來2035年至2045年,人類將邁向碳基與硅基的融合。他表達了希望中國這一代硬科技創(chuàng)業(yè)者能夠推動這一進程,使其早日到來。
彭雷的預測為腦機接口的未來描繪了一幅激動人心的藍圖,涵蓋了醫(yī)療康復、感官增強、認知提升乃至人工智能意識的突破性進展,預示著一個由生物與數(shù)字技術深度融合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